[发明专利]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信息传送和控制管理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043.6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宋雪飞;王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次 有序 地址 分组 网络 数据链 信息 传送 控制 管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信息传送和控制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消息之后,从所述消息中获取(210)工作模式信息,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信息判断(210)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
当判断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为面向连接时,用面向连接标识把所述消息封装(220)成面向连接信息帧,发送(230)所述面向连接信息帧;当判断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为不面向连接时,用不面向连接标识把所述消息封装(220)成不面向连接信息帧,发送(230)所述不面向连接信息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面向连接标识把所述消息封装(220)成面向连接信息帧时,所述信息帧中还封装逻辑信道号,其中,所述逻辑信道号通过地址字段(420)中的逻辑信道号域(81)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查找逻辑信道交换表获取逻辑信道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信道交换表通过上层协议协商分配生成,所述上层协议协商的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号信息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层协议为Q.931改进协议时,所述逻辑信道交换表通过上层协议协商分配生成的具体步骤包括:
通过建立进展命令或隧道建立响应分配逻辑信道号;或者,
通过隧道建立命令分配逻辑信道号;或者,
通过隧道建立命令和建立进展命令分别分配逻辑信道号;或者,
通过隧道建立命令和隧道建立响应分别分配逻辑信道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信道号信息单元采用TLV方式:包括逻辑信道号信息单元标识(71)、逻辑信道号信息单元内容长度(72)和逻辑信道号(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消息中获取(210)工作模式信息,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信息判断(210)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的所述消息是因特网协议(IP)分组报文时,从所述IP分组报文中获取IP分组报文业务流信息,以所述业务流信息为关键字查找接入控制表,获得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或者,
当接收到的所述消息是二层信息帧时,从所述二层信息帧中获取工作模式标识符,根据所述工作模式标识符判断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表包括接入信息和工作模式,其中接入信息包括业务流类型、IP地址、IP分组承载的上层协议和默认值;工作模式包括面向连接工作模式和不面向连接工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向下一跳发送链路建立命令帧,所述下一跳收到所述链路建立命令帧后,直接反馈成功响应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生拥塞时,发送面向连接信息帧该信息帧携带面向连接标识及拥塞控制指示信息,拥塞控制指示信息包括前向显示拥塞控制指示和向显示拥塞控制指示BECN,通过地址字段承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拥塞解除后,发送监视命令帧通知,该监视命令帧RR中携带监视标识符,所述监视标识符通过控制字段承载。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连接标识和不面向连接标识是固定值,通过控制字段(42)承载,所述控制字段(42)为1个字节;所述地址字段为3个字节,地址字段中的逻辑信道号(81)为20位。
13.一种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信息传送和控制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位于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工作模式判断单元(91):接收消息之后,从所述消息中获取(210)工作模式信息,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信息判断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
封装单元(93):当判断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为面向连接时,用面向连接标识把所述消息封装成面向连接信息帧;当判断所述消息的工作模式为不面向连接时,用不面向连接标识把所述消息封装成不面向连接信息帧;
发送单元(94):发送被封装的信息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0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