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旁路保护电路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6101.3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显方;杨勇练;邓宝宁;董晓勇;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5B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钊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路 保护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旁路保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旁路保护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旁路保护电路通常是用来当主电路出现故障时,旁路电路自动起作用,保证负载照样能够正常工作。
目前一些家用的灯具都会使用控制器来控制,一般控制器可以对灯具进行调光、开关等功能。特别地是,一些装饰用的豪华吊灯里都会安装有灯光控制器。然而,目前的控制器一旦损坏了,用户就不能开关灯了,需要重新换控制器,更换的时候非常麻烦。因此,需要一种在主电路出现故障时,还能保证负载正常工作的旁路保护电路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主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旁路电路会自动起作用,保证负载还能正常工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旁路保护电路,包括主电路、MCU和灯L,还包括连接在MCU和火线ACL之间的继电器RY1,继电器RY1的触点处于常闭状态,其中:当主电路正常工作时,MCU控制继电器RY1的触点打到常开状态,主电路驱动灯L工作;当MCU出现故障时,继电器RY1的触点回到常闭状态,旁路电路驱动灯L工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旁路保护电路中,还包括可控硅SCR1,用于在正常情况下控制灯L的开关和亮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旁路保护电路中,继电器RY1触点的状态是由MCU的1脚来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旁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当主电路正常工作时,MCU控制继电器RY1的触点打到常开状态,主电路驱动灯L工作;
S2)当MCU出现故障时,继电器RY1的触点回到常闭状态,旁路电路驱动灯L工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旁路保护方法中,继电器RY1的触点在主电路上电之前为常开状态。
实施本发明的旁路保护电路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原来的灯光控制器上增加一个旁路保护功能,当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虽然附加的一些功能不能使用,但是正常的开关灯功能还能够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旁路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旁路保护电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主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对于一般的电路来说,用户就不能开关灯了,本发明在原来的灯光控制器上增加一个旁路保护功能,当出现故障时,旁路电路会自动起作用,保证负载还能正常工作,虽然附加的一些功能不能使用,但是正常的开关灯功能还能够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旁路保护电路,包括主电路、MCU和灯L,还包括连接在MCU和火线ACL之间的继电器RY1,继电器RY1的触点处于常闭状态。当主电路正常工作时,MCU控制继电器RY1的触点打到常开状态,主电路驱动灯L工作。当MCU出现故障时,继电器RY1的触点回到常闭状态,旁路电路驱动灯L工作。在本发明的旁路保护电路中,还包括可控硅SCR1,用于在正常情况下控制灯L的开关和亮度。通常来说,继电器RY1触点的状态是由MCU的1脚来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灯L由MCU通过可控硅SCR1来控制开关、调节亮度等功能,当在外界干扰或非正常情况下MCU损坏或其他的器件损坏,灯L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在此线路中增加了一个继电器的RY1,继电器RY1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触点是常闭(NC)的。继电器RY1也是通过MCU的1脚来控制的,当正常情况下上电,MCU工作正常的情况下,通过1脚来驱动继电器,把继电器的触点打到常开(NO)的位置,此时此继电器对线路没有任何的用处,MCU通过可控硅SCR1来控制。
当MCU出现故障的时候,主电路失去了对可控硅和继电器的控制,继电器RY1的触点会自动回到常闭(NC)状态,如图1所示。而继电器RY1的常闭(NC)触点已经连接在电源的火线ACL上,而灯L的另一端已连接在零线ACN上,也可以正常导通,从而能保证在MCU损害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6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直流电机
- 下一篇:一次性注射器毁形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