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64657.9 申请日: 2008-06-03
公开(公告)号: CN101284084A 公开(公告)日: 2008-10-15
发明(设计)人: 牛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牛建华
主分类号: A61K36/8888 分类号: A61K36/8888;A61P19/10;A61K35/56;A61K36/58;A61K35/36;A61K35/64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崔东辉
地址: 16102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骨质增生 腰间盘 突出 外用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说就是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

技术背景

在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诸多药物剂型,其中以口服制剂最为常见。由于传统给药方法普遍存在血药浓度波动,通过消化道吸收时易受消化液、食物等因素干扰,部分药物被肝脏破坏,以致疗效降低。故需频繁用药,剂量较大,加之有些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性,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映。于是一种被称之为第三代剂型的透皮贴剂便产生了。当今市场上的药贴有的不是纯中药制剂,患者用后皮肤出现过敏现象;有的药贴为追求见效快,配方中采用一些过热、刺激性很强的药物,使患者用后损伤皮肤,产生负面影响,不能持久使用,而且有的药贴异味大,患者不宜接受。也有一些黑色药贴厚度太厚,影响了病位的血液循环,从而影响疗效;另外多数药贴存在着面积太小,仅限于小小的一个穴位面积,起不到协同治病的作用,更达不到中医理论的一个“通”字,通则不痛,病情痊愈。有些药贴药效低,有效用药时间为几小时、十二小时或二十四小时,未能实现长效或高效,更谈不上彻底治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名贵纯中药材,打破旧的传统制作工艺,以科学的新方法、新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其配方为:炮果珠30g、西红花30g、三七30g、蟾酥20g、全蝎20g、乳香40g没药40g、乌稍蛇30g、透骨草40g、伸筋草40g、威灵仙60g、草乌60g、千年健40g、延胡索60g、荜拨50g、川乌60g、木瓜40g、狗脊40g、络石藤40g、吴茱萸30g、雪莲根40g、秦艽30g、松节40g地龙30g、半夏40g、川断30g、天南星30g、防己40g、海风藤40g、一口钟20g、雷公藤60g,共31味1200g。

本发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的工艺流程如下:

1.除了配方中的蟾酥、全蝎、西红花、乳香、没药共150g以外,其它中药材进行第一次低温有效成分提取,采用有效温度90℃-98℃,能提取出有效成分的35%(即98g)。

2.第二次采用有效温度80℃-90℃,能提取出有效成分的30%(即84g)。

3.第三次采用有效温度80℃-95℃,能提取出有效成分的25%(即70g)。

4.第四次采用有效温度90℃-98℃,能提取出出有效成分的10%(即28g)。

5.以上四次有效成分混合进行粗炼,采用有效温度90℃-98℃。

6.有效成分进行细炼,采用有效温度85℃-95℃。

7.有效成分进行精炼,采用有效温度75℃-85℃。

8.消除异味,采用温度50℃-80℃。以上炼制过程得到的有效精制成分共280g。

9.综合炼制:首先将上述未炼制的五种中药材和已炼制出的精制成分280g相混合,其次再和1.9倍的基础粘合剂(pb3O4)相炼制,成为更高粘度的高效浓缩液体,采用有效温度90℃-95℃。

10.将以上炼制的成分摊于药布上。

11.将药布折合压实。

12.包装。

本发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制作工艺采用低温制作技术,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温度均在100℃以内,这样既提取了药物的有效成分,而且最关键的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受破坏。本发明药性平缓,无刺激性,无副作用,无异味,见效迅速,疗效高,用药有效时间持久,可连续用药六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的外用中药,采用了外用药贴治标,内用口服纯中药治本,标本同治。其口服胶囊配方为:当归、熟地、鸡血藤、老鹳草、红参、骨碎补、海马、杜仲、三七、淫羊藿、制首乌、五灵芝、川牛膝、臭梧桐、肉苁蓉、千年健、防己、海桐皮、菟丝子、黄芪、川断、丹参、萆薢。

本发明的外用药贴外型为长圆形,规格:14.5cm×11cm。里层为铝塑袋密封,外层为塑料袋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建华,未经牛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