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羊育肥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399.4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龙;李忠秋;孙海霞;李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00;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肥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饲料添加剂,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在育肥期促进肉羊增重的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肉羊市场行情看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从肉羊饲养的效益来看,肉羊生产是一项比较稳定的项目,每只肉羊的年效益在300元以上。在相同投资情况下,猪、鸡、牛等畜禽产品的行情均不稳定,价格波动很大。由于肉羊繁殖相对缓慢,羊肉供给与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肉羊养殖已成为广大农民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好的致富项目。目前全国羊肉缺口在30%以上,因此肉羊生产发展潜力极大。
肉羊具有复杂的瘤胃发酵系统,出于适应反刍动物生理特点和满足人类经济利益的双重需要,提供给肉羊的饲料通常是粗纤维含量较高、含氮量低的秸秆类物质,精料供给量不足,使瘤胃发酵水平不高,饲料利用率较低,进而导致肉羊育肥增重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肉羊育肥添加剂,它能通过调控肉羊瘤胃发酵水平,提高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进而促进增重,降低养殖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配方由关键组分、辅助组分及载体三个部分组成。
(1)关键组分:丝兰皂甙80~120mg;
(2)辅助组分:维生素A 55,000~65,000IU、维生素D 28,000~32,000IU和维生素E 400~800IU;FeSO4H2O 9.0~9.8g、CuSO45H2O3.5~5.2g、MnSO45.2~6.0g、ZnSO4H2O 6.5~7.5g、Na2SeO318~22mg、KI 20~30mg;
(3)载体:以沸石为载体,把沸石加入到上述两个组分中,使重量补充到50g,装成1袋。
所述丝兰皂甙优选为100mg;
所述辅助组分优选为:维生素A60,000IU、维生素D 30,000IU和维生素E 600IU;FeSO4H2O 9.2g、CuSO45H2O 4g、MnSO4 5.6g、ZnSO4H2O6.8g、Na2SeO3 20mg、KI 25mg;
使用方法:将以上添加剂每小袋与950g精料(玉米78%、豆粕15%、麦麸4%、石粉2%、食盐1%)混合均匀,每天分3次饲喂,无需添加其他任何预混料。添加剂应放阴凉干燥地方保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
由于添加剂中采用了生物活性物质丝兰皂甙作为关键组分,通过其对肉羊瘤胃发酵水平进行调控,使瘤胃内环境维持稳定,有利于瘤胃微生物保持足够的数目和旺盛的活力,提高了瘤胃对日粮发酵水平,增强了肉羊对养分的消化代谢,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种羊场、海伦市光荣乡胜利村及双城市五家镇的肉羊养殖场或养殖户进行育肥期肉羊饲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较空白对照组肉羊增重提高10%~18%,可提高经济效益5%~12%,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的配方由关键组分、辅助组分及载体三个部分组成:
(1)关键组分:丝兰皂甙80~120mg;
(2)辅助组分:维生素A 55,000~65,000IU、维生素D 28,000~32,000IU和维生素E 400~800IU;FeSO4H2O 9.0~9.8g、CuSO45H2O3.5~5.2g、MnSO4 5.2~6.0g、ZnSO4H2O 6.5~7.5g、Na2SeO3 18~22mg、KI 20~30mg;
(3)载体:以沸石为载体,把沸石加入到上述两个组分中,使重量补充到50g,装成1袋。
将添加剂每小袋与950g精料(玉米78%、豆粕15%、麦麸4%、石粉2%、食盐1%)混合均匀,每天分3次饲喂肉羊,试验预饲期7天,正试期90天。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
(1)关键组分:丝兰皂甙100mg;
(2)辅助成分:维生素A60,000IU、维生素D 30,000IU和维生素E 600IU;FeSO4H2O 9.2g、CuSO45H2O 4g、MnSO4 5.6g、ZnSO4H2O 6.8g、Na2SeO3 20mg、KI 25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CDMA和GSM的双模双待手机装置
- 下一篇:盾构掘进姿态实时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