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结合方法和结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994.6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承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赛路恩电子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G02B7/00;G02B17/08;G01M11/02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键盘 棱镜 散射 结合 方法 装置 | ||
1、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结合方法,其步骤为:
(a)、首先使用结合架(1)固定棱镜(14)和散射镜(13),将散射镜(13)固定在结合架(1)的旋转盘(12)上,把棱镜(14)叠压在散射镜(13)上并固定在结合架(1)的固定盘(11)上,使棱镜(14)的不带棱的表面叠压在散射镜(13)带棱的表面上;
(b)、在棱镜(14)侧设置光源,向棱镜(14)带棱的表面投射光束;
(c)、在散射镜(13)侧设置映射盘(3),用于接收通过棱镜(14)和散射镜(13)折射的光束形成的影像;
(d)、根据投射到映射盘(3)上的影像的大小,转动结合架(1)的旋转盘(12),使通过棱镜(14)和散射镜(13)折射的光束形成的影像在映射盘(3)上达到最小;
(e)、最后将棱镜(14)和散射镜(13)粘为一体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向棱镜(14)带棱的表面投射的光束为集光性强的镭射光线,向棱镜(14)带棱的表面投射光束时光束垂直投射在棱镜(14)的表面,转动结合架(1)的旋转盘(12)时需始终保持棱镜(14)和散射镜(13)叠压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结合架(1)的旋转盘(12)的方式为手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反射镜(7)将通过棱镜(14)和散射镜(13)折射的光束反射到映射盘(3)上,使用摄像机(4)将在映射盘(3)上形成的影像摄下,使用中央处理器(5)将摄像机(4)摄下的影像信息进行收集并计算处理,中央处理器(5)根据计算结果启动结合架(1)的旋转盘(12)的驱动装置(6),使影像在映射盘(3)上达到最小。
5、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方法结合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固定棱镜的固定盘(11)和固定散射镜的旋转盘(12)构成的结合架(1),位于结合架(1)的一侧、向固定在结合架(1)上的棱镜(14)带棱的表面投射光线的光线投射装置(2),位于结合架(1)的另一侧、用于接收经棱镜和散射镜折射后的光束的映射盘(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收集投射在映射盘(3)上的影像信息的摄像机(4),用于对摄像机(4)所传递的影像信息进行收集并计算处理的中央处理器(5),根据中央处理器(5)的信息处理结果驱动结合架旋转盘(12)的驱动装置(6)。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投射装置(2)为集光性强的镭射光线投射装置,摄像机(4)为光线感应摄像机,结合架旋转盘的驱动装置(6)为步进马达。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经棱镜和散射镜折射后的光束反射向映射盘(3)的反射镜(7)。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壳体(8),结合架(1)位于壳体(8)的台面上,光线投射装置(2)位于结合架(1)的上方固定在壳体(8)上,映射盘(3)位于结合架(1)的下方固定在壳体(8)内,摄像机(4)固定在壳体(8)内、其镜头朝向映射盘(3),中央处理器(5)位于壳体(8)内并与摄像机(4)相连,结合架旋转盘(12)的驱动装置(6)固定在壳体(8)的台面上、其传动轴(61)与结合架旋转盘(12)相连,结合架旋转盘的驱动装置(7)的传动轴(61)上设有手动转轮(7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合镭射键盘用棱镜和散射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上设有电控箱(81)、钥匙开关(82)、调速开关(83)、电源开关(84)、控制按钮(85)和显示映射盘上影像大小的显示屏(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赛路恩电子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赛路恩电子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9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镜头二段式对焦结构
- 下一篇:直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