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跳线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579.0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803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跳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布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跳线架。
背景技术
原来普通的光纤配线架熔接、配线为同架配置,光跳纤熔接、配线在机架前面,而多余长度的光跳纤在也在机架前面。当容量较小时,还是可以操作的;当容量较大时,就显得较拥挤,并且较难操作、维护;当容量达到上千芯甚至更大时,普通光纤配线架已无法正常管理了。如专利号为ZL00200880.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光纤配线架》(授权公告号:CN2407536Y),该专利中架柜外侧上有可打开和可拆卸的多个门,架柜顶有线孔、安装孔,架柜内有光缆分纤盒、适配器安装板和余纤盘线架。光缆分纤盒上方有进线孔,其内有盘线架、分纤板,其下方有出线孔。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17622.5。
光纤本身对曲率有很大的要求,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信号传输,势必需要较大的走纤及跳纤空间。现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光跳线管理及灵活调度对光纤系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现实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大容量、高密度的光纤跳线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光纤跳线架,包括
挂纤架;
至少一个盘纤单元,布置于前述挂纤架上;
跳纤单元,用于安装适配器以实现跳纤,设于前述挂纤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跳纤单元设置于所述挂纤架中部,而所述的盘纤单元为两组分列于所述跳纤单元两侧。
作为优选,跳纤单元的具体结构及安装形式具体如下:所述的跳纤单元呈板状,沿着长度方向布置有多层多列供适配器安装的适配孔,且所述的跳纤单元垂直于所述挂纤架的安装面设置。进一步,所述的适配孔内卡接有卡条,而所述的卡条则安装有所述适配器。每个卡条上可以安装多个适配器,这样适配器的安装和卡条的安装可以分头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卡条的取放,所述的卡条至少一端具有挤压后即能迅速卡接配合的一弹性卡接部。卡条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设置,所述的卡条具有多个可供适配器插拔安装的卡槽,且该卡槽斜向平行布置于所述卡条上,并且前相邻卡槽之间连接成型有加强筋。为适应安装不同的适配器,所述的每个卡槽具有第一凹槽及由第一凹槽向两侧内壁凹陷成型的第二凹槽。
所述的挂纤架相对于所述跳纤单元的反面还设置有绕到正面的背面走线槽。可以消化部分多余的长度。背面走线槽的具体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背面走线槽包括槽体和设置于槽体下方用于支撑槽体的支撑架,该槽体包括中部的水平走线槽及分别连接于水平走线槽两端的二个弧形走线槽,每个弧形走向槽还具有斜下出纤口和水平出纤口。
所述的挂纤架底部还横向设置有临时走线槽,并且,该临时走线槽位于所述跳纤单元及最末端盘纤单元下方。临时走线槽的具体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临时走线槽呈长条状,横截面呈倒“门”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盘纤单元分列跳纤单元两侧的设置方式,使整个装置形成一种立体式、分层式的跳纤结构,大大提高了光纤容量,便于光纤有序的管理。同时,整体结构便于集中维护、分期扩容、安装及操作,内部走线整齐有序、层次清楚及调度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纤跳线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光纤跳线架正面视图。
图5为跳线单元结构示意图(无安装卡条)。
图6为跳线单元结构示意图(安装有卡条)。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卡条装配有SC-适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卡条装配有FC-适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背面走线槽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光纤跳线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01及设于主体框架101内的光纤跳线架100。主体框架101为一个一侧能开启的的长方体柜子。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光纤跳线架101又包括挂纤架9、多个盘纤单元2、跳纤单元1、背面走线槽3及临时走线槽4。挂纤架9为一矩形板材,中部纵向具有凹陷槽91,可供跳纤单元1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信号发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报文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