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燃烧用的低氮氧化物的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2173.0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志鸿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5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燃烧 氧化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燃烧的方式分三种:1,扩散式燃烧, 燃气未预先与空气混合,燃烧所需的空气依靠扩散作用从周围大气浪获得,称为扩散式燃烧,此时一次空气系数a`=0,扩散式燃烧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空气密度,主要取决于燃气与空气分子之间的扩散速度和混合的空气密度,在家用燃气灶中不采用这种燃烧方式;2,部分预混式燃烧,燃气与所需的部分空气预先混合而进行的燃烧,又称大气式燃烧,它的一次空系数为0<a`<1,在家用燃气灶内一般都采用这种燃烧方式;3,完全预混式燃烧,燃气与所需的全部空气预先进行混合,即a`≥1,这种燃烧又称为无焰式燃烧。完全预混式燃烧一般在工业上使用,它的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温度高,目前家用燃气灶中有采用这种燃烧方法的趋势。家用燃气灶一般采用引射式预混燃烧器,引射式预混燃烧器又称大气式燃烧器,是使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燃烧器它由头部和引射器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喷嘴喷出,依靠燃气动能产生的引射作用从一次空气口吸入一次空气,在引射器内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然后经排列在头部的火孔流出而进行燃烧。这种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系数a`通常为0.45-0.75。根据燃烧室工作情况的不同,过剩空气系数a通常为1.3-1.8。引射器从结构上可划分为吸入段、喉部和混合段三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燃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全部或部分地吸引入引射器并使之与燃气充分混合。在普通的燃烧器中大量的氮氧化物的产生会使环境恶化,甚至会发生酸雨和危及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病变。只有让燃烧器燃烧后变成低氮氧化物(NOx)才可以降低酸雨的产生和防止人类呼吸系统病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燃烧器能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后产生低氮氧化物的燃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燃烧用的低氮氧化物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包括引射管4和头部分配器5,引射管4的一端的燃气入口3与燃气喷嘴1相连,燃气入口3的四周是一次空气口2的引入部分,引射管4的另一端与头部分配器5的头部分配器入口7相通,头部分配器5的两侧壁上有分配孔51、52,分配孔51、52包括浓火焰分配孔51和淡火焰分配孔52,浓火焰分配孔51和淡火焰分配孔52间隔设置,且每个单元的淡火焰分配孔52孔的个数多于每个单元浓火焰分配孔51的孔的个数;浓火焰分配孔51与头部分配器入口7外侧的浓火焰腔体8相通,且浓火焰腔体8的底端通过浓火焰分配孔底板53与头部分配器5相封闭,浓火焰腔体8与浓火焰形成区81相通;淡火焰分配孔52与头部分配器入口7外侧的淡火焰腔体9相通,且淡火焰腔体9和浓火焰腔体8相互独立,淡火焰腔体9底端的淡火焰分配孔底板54向两侧弯折与空气相通,淡火焰腔体9与淡火焰形成区82相通,浓火焰形成区81位于淡火焰形成区82的两侧;
所述的引射管4为文丘里式;
所述的文丘里式引射管4为渐扩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燃烧器上出现两种燃烧状况的火焰,淡火焰可以帮助浓火焰进行第二次燃烧以达到全部燃气充分燃烧的目的。将浓火焰焰口和淡火焰口进行复合,两种焰口被一起组合,相互间的燃烧得到补充和加强,焰口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得以简化,淡火焰火焰高度低可以对浓火焰的根部进行燃烧而使得浓火焰燃烧更加稳定。燃气燃烧的火焰分为两个部分-即浓火焰和淡火焰分别进行和空气混合和燃烧,浓火焰的混合空气为理论空气量的50%~75%,淡火焰的空气混合量为理论空气量的110%~170%,燃气燃烧所需要的总空气量被减少20%~45%,火焰的燃烧温度比通常的大气式燃烧火焰温度降低100~250℃,对燃烧机构和热交换机构的材料耐温要求也同步降低,产生的高温烟气总量比一般的大气式燃烧减少15%~35%,同时燃烧室内烟气的流动速度也降低了8%~20%,通过烟气温度和流速的降低,热交换器的交换能力得到提升,同比大气式燃烧机构的热交换机构可以减少交换面积3%~12%,燃烧后的低氮氧化物(NOx)可以降低酸雨的产生和防止人类呼吸系统病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向视图。
图3.本发明的头部分配器的侧面外形图。
图4.图1的B-B向视图。
图5.本发明的头部分配器沿淡火焰分配孔切割的断面图。
图6.本发明的头部分配器仰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7.本发明的头部分配器沿浓火焰分配孔切割的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志鸿,未经钱志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