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水热法制备高分散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0974.3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飞;卢晗锋;黄海凤;刘华彦;郑敏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5/14 | 分类号: | C01F5/14;C09K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 法制 分散 氢氧化镁 阻燃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步水热法制备高分散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这些材料的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分子材料与电子器件(如电线、电缆)组合使用时,在长期发热、发电条件下工作,容易引发火灾。为此需要研究切实有效的阻燃剂来解决高分子材料易燃、易发烟等问题。与其它阻燃剂(如卤系、磷系、氢氧化铝、三氧化锑)相比,氢氧化镁具有阻燃抑烟、热稳定性高(分解温度在340~490℃)、无毒等特点。作为填充剂时,可使塑料承受更高的温度,有利于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尤其适合与PP、PA、POM等耐热聚合物配合使用。
虽然氢氧化镁具有很多优点,但合成高分散的氢氧化镁阻燃剂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常规工艺合成的氢氧化镁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晶粒结晶不完善,表面极性强,易凝胶化,洗涤过滤非常困难,干燥过程中易二次团聚;(2)粒径分布宽,分散性差;(3)纯度低。以上问题造成氢氧化镁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添加量大,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降低。
从微观的角度看,氢氧化镁晶粒的生成包括晶体成核和生长两个步骤,普通的合成过程(沉淀法)晶体成核和生长速度一般较快,并且体系中离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氢氧化镁晶粒不完善从而导致颗粒不均匀,使得氢氧化镁表面能较高,易团聚并过滤困难。使用超重力法(宋云华,陈蒋铭,刘立华等.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研究,化工矿物与加工,2004(5):19~23)和微波法(方裕勋,贺仁彬,刘艳红.卤水-白云石微波催化制取氢氧化镁和氧化镁.无机盐工业,2005,37(2):35~37)等技术合成,虽然可以改善体系内离子浓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改善氢氧化镁粒径的分布。但所采用的方法是外在的机械能对氢氧化镁产生作用,对晶粒表面能的影响有限,还需要后续的表面改性。
水热合成法是一种改变氢氧化镁合成过程中内在能量场的方法,它可以改变氢氧化镁表面极性,并改善氢氧化镁晶相结构。目前文献报道(向兰,金永成,金涌.氢氧化镁结晶习性的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3,19(8):837~842;中国专利CN1740269)的水热合成技术是两步法,首先通过常温合成氢氧化镁晶粒,然后用水热法对氢氧化镁晶粒形貌和表面极性进行改性。但此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水热温度高,流程长、成本高;(2)易造成氨气的环境污染;(3)水热改性剂(如氨水、氢氧化钠、尿素)对设备腐蚀大;(4)水热改性效果有限。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氢氧化镁水热改性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步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新工艺。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氢氧化镁产品纯度高、分散好、形貌规整并可调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步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氯化镁、乙醇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往混合液中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得到氯化镁母液;所述氯化镁、乙醇、水和聚乙二醇用量比为:10~50g∶20~60mL∶40~80mL∶0.05~1.0g;
(2)取质量浓度2~36%的氨水溶液放置于密闭的水热反应釜内,搅拌下升温至40~200℃,保持反应釜内恒温,然后将步骤(1)所得氯化镁母液通过高压进料泵滴加至水热反应釜内,直至反应液pH为9~12时,停止滴加,恒温搅拌0.5~5小时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所述氢氧化镁阻燃剂。
本发明优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釜为密闭,在温度恒定条件下,其内部压力也基本是恒定的,因此在操作时只需控制温度恒定即可。
所述聚乙二醇通常选用分子量为500~6000的产品,本发明中优选为PEG600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100~200℃。
所述分离纯化按常规方法进行即可,本发明中所述分离纯化步骤可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冷却,过滤取滤渣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得所述氢氧化镁阻燃剂。
优选的,所述方法如下:
(1)将氯化镁、乙醇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往混合液中加入分散剂PEG6000,得到氯化镁母液;所述氯化镁、乙醇、水和PEG6000用量比为:15~30.5g∶20~50mL∶50~80mL∶0.1~0.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