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820.0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严继康;甘国友;张杭永;王维;孙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氧化 多孔 陶瓷 涂料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涂覆在电极表面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比的原料组成:
Al(OH)3 12~24%
H3PO4 30~50%
MgO 0.3~0.6%
SiO2 1.2~2.0%
H3BO3 3.5~5.4%
Al2O3 9.0~20.0%
ZnO 0~2.0%
水 18~20%
分散剂 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在电极表面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采用浓度为85%的化学分析纯磷酸,或者工业纯磷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在电极表面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柠檬酸三铵或者聚丙烯酸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在电极表面的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1)电极的预处理:在电极表面涂浓度为10%的硼酸溶液,在室温~70℃下干燥5~20分钟;
(2)涂覆:在经过上述(1)步骤预处理过的电极表面涂覆厚度为0.3~2mm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
(3)固化:将步骤(2)的电极在室温下固化3~8小时;
(4)干燥:将步骤(3)的电极在室温~70℃下干燥4~12小时,即得涂覆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的电极;
或者
1)电极的预处理:在电极表面涂浓度为10%的硼酸溶液,在室温~70℃下干燥5~20分钟;
(2)涂覆:在经过上述(1)步骤预处理过的电极表面涂覆厚度为0.3~2mm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
(3)固化:将步骤(2)的电极在室温下固化3~8小时;
(4)干燥:将步骤(3)的电极在室温~70℃下干燥4~12小时;
(5)热处理:将步骤(4)的干燥电极在1000~1200℃进行热处理,其中在300℃前的升温速率为1~2℃/min,并分别在100℃、200℃和300℃保温0.5~2h;在300℃后的升温速率为6~9℃/min,达到1000~1200℃时保温0.5~2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涂覆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的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在电极表面的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1)将85%的浓磷酸稀释成45%的磷酸后,加热至沸腾,向沸腾的磷酸中加入氢氧化铝Al(OH)3粉末,在室温~150℃温度下搅拌5~30分钟,制得磷酸铝粘结剂;
(2)将Al2O3、SiO2、H3BO3、ZnO、MgO、水直接加入到步骤(1)的磷酸铝粘结剂中,在室温~150℃温度下,搅拌10~30分钟,调整粘度至0.1~20Pa·s,pH值至1.0~3.0,形成稳定的胶状物,便制得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
或者
(1)将85%的浓磷酸稀释成45%的磷酸后,加热至沸腾,向沸腾的磷酸中加入氢氧化铝Al(OH)3粉末,在室温~150℃温度下搅拌5~30分钟,制得磷酸铝粘结剂;
(2)将Al2O3、SiO2、H3BO3、ZnO、MgO与分散剂混合后,加水制成均匀的浆料;
(3)将步骤(2)的浆料加入到步骤(1)的磷酸铝粘结剂中,调整粘度至0.1~20Pa·s、pH值至1.0~3.0,得高温抗氧化多孔陶瓷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8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