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热河谷旱坡地木豆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464.2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鲜;纪中华;方海东;廖承飞;潘志贤;冯光恒;沙毓沧;袁理春;李建增;杨顺林;和寿甲;杜波;韩学琴;邓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C1/06;A01C21/00;C05G1/00;A01M1/20;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13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谷 坡地 木豆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干热河谷旱坡地木豆栽培方法,由整地、种子处理和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五个步骤组成,其特征在于:
(1)整地在5月透雨后进行,翻犁种植旱坡地,耙平时施入农家肥约500-1000kg/亩作为基肥,理出行距1.0m×1.0m,宽20cm,深20cm的播种浅沟,待播种;
(2)在种子处理和播种中,采用抢雨直播法,雨前用干种子直播;雨后用50℃±5的温水浸种45±3min后再播;播种前,用每穴50-100g的含20%有效五氧化二磷、40%氧化钙、12%氧化镁的钙镁磷肥,在播种沟中标志出1.0m×1.0m的株距或株距大小视木豆品种而定,同时作为基肥,播种时将肥料与土拌匀后直播;
(3)水肥管理有①除草:出苗3周一次除草,8周二次除草,即可收获;②施肥:苗期除草后雨前追施尿素10-15kg/亩一次;按用途不同,种子和蔬菜鲜豆荚生产在现蕾和花荚期离植株根部15-20cm处施入含11%磷铵、18%硫酸钾,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9%的复合肥30-50g/株,可追施2次;青饲刈割后在雨前追施尿素10-15kg/亩一次;③灌水:在11月至翌年2月的旱季,花前补灌水1次,灌浆前补灌水1次,即可收获;
(4)在病虫害防治中,在现蕾至结荚期的棉铃虫、蓝蝶、蛾类防治:用5.5%阿维—毒死蜱1000~1500倍液或20%阿维—杀单微1000~1500倍液喷雾;扁豆蛀荚虫、豆野螟防治: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雾;从现蕾至结荚期,先用阿维-毒死蜱喷雾,后每隔5-7天轮换不同药喷雾,即可全面防治,又可降低害虫的抗药性,合计连续喷3-4次即可;对旱季危害较重的白粉病,用25%粉锈宁WP1800倍液和75%百菌清WP500倍液喷雾连续两次以上,间隔5-7天喷雾一次;
(5)在收获与贮藏中,青饲:留茬约60cm刈割3-4次/年;籽粒:采用刈割法或采摘法;留种籽粒晒干至含水量10%以下用每公斤种子5g的甲敌粉拌匀贮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旱季在刈割后补灌水2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木豆的行距、播种浅沟的宽度和深度、株距大小视木豆品种而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整地耙平时,施入1000kg/亩的农家肥作基肥;(2)播种前,施入100g/穴的含20%有效五氧化二磷、40%氧化钙、12%氧化镁的钙镁磷肥;(3)在水肥管理中,苗期除草后雨前追施尿素15kg/亩一次;种子生产在现蕾和花荚期离植株根部15-20cm处施入含11%磷铵、18%硫酸钾,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9%的复合肥50g/株,追施2次;青饲刈割后,在雨前追施尿素10-15kg/亩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4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