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桶真空加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8411.0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林 |
主分类号: | A24B3/12 | 分类号: | A24B3/12;A24B3/00;A24B15/1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118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真空 加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机理的自动化加料设备,属于烟草制丝工艺中的主机设备。适用于对片烟物料进行预处理时,对不同成分的烟片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施加不同成份的功能料液,对烟片进行“改性处理”。同时适用于对配方烟片施加品牌料液,以及对白肋烟处理时,施加里料和表料的工序。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加料是在烟片配方以后向片烟喷洒由糖料、保润剂、矫味剂等物质组成的料液。这种料液在喷洒后所有的配方组份都将吸收同样的料液。而目前贯彻的“分组加工”工艺则是在烟片配方之前对不同组分的烟片,喷洒不同成份的料液,以改变其化学性质,达到“减害降焦”和提高吸味的目的。
烟叶所处部位不同(上部、中部、下部)、产地不同、成熟度不同、存贮时间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吸味都不同,加料的目的也不相同。例如对原本香气足,刺激性小而焦油和CO较高的烟叶要进行“减害处理”;对原本香气不足,焦油和CO较低的烟叶要进行“提香处理”;对上部含碱较多有机酸较少的烟叶要进行烟碱的氧化处理,减少刺激性,要增加有机酸,而对下部含酸较高的烟叶要添加增加香气及浓度的物质和酯醇类物质。总之,根据烟片化学成份的不同需要施加不同功能的料液、使用不同的工艺参数(时间,温湿度),以改变其化学性质。
近年来,虽然我国各大烟厂贯彻“分组加工”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改性处理的料液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用传统加料机完成对不同烟叶的改性处理却很不理想。其加料方式是在敞开式的圆柱桶入口处,向烟片喷洒料液,依靠物料不断在高处抖落使料液均匀,同时依靠从进口到出口的循环热风来增加对料液的吸收度,烟片对料液的吸收,主要依靠后续的贮叶工序中缓慢的渗透作用,它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料液分配不均匀:从加料机断面上看,能从喷嘴上吸收到料液的烟片占全部烟片的比重不足1/3,无论柱塞泵的流量与烟片物料流量如何匹配都改变不了这种宏观的不均匀状态,而工艺规范中加料精度只是加料过程中流量计的计量精度,不能反映料液在所有烟片上真实的分配精度,料液的真实分配精度主要依靠在后续储叶柜内烟片之间相互渗透来达到的,这种均匀性是极不可靠的。
2、料液吸收过程太慢:敞开式的料筒只能使烟片在常压下吸收料液,吸料速度比较慢,物料在贮叶柜内,存储时间需要很长,一般烟叶含水率18~20%,在35~50℃温度条件下需要储存24小时,才能基本被吸收。为了加快吸料速度,从进口处增加90℃的循环热风,这种改进虽然在出口处物料的手感效果似乎有所改善,但热风必然带走许多料液及料液中的挥发物,达不到料液配方的初衷,而且热风将带走多少料液是一个不可知量,另外热风温度过高将对烟片物料本身所含的香气也会有所损失。
3、料液吸收不彻底:如上所述这种“改性处理”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喷洒的料液和渗透的料液,只能粘在烟片物料的表面,不能进入烟片细胞壁之间,特别是烟片含水量高时,料液分子量较大,它只有透过烟片表水层才能进入细胞壁。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只能在储叶时慢慢地进行,此时烟片温度低,化学反应更缓慢。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改性处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柱桶真空加料机,其结构紧凑,使加料工序中料液分配更均匀,料液吸收更快速彻底。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料桶采用夹层的圆柱桶,转轴安装在桶的水平对角位置,一对料盖设置在桶的另一垂直对角位置,桶内通入抽真空管、料液管和蒸汽管,料液和蒸汽的喷洒头位于桶上部,热水进、出口接通桶的夹层。
加料桶的形状为正圆柱桶,转轴为二动配合套装在一起的中空轴,内轴为固定轴,外轴为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旋转轴。
抽真空管、料液管和蒸汽管从一侧中空内轴通入加料桶的内桶;压缩空气从另一侧带有通道的内轴通至与桶体同步旋转的两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又连接桶体的进、出料料盖。
驱动侧的中空管的内轴装有真空表和温度表,并与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烟草物料在真空的环境下、在随加料桶的转动不断翻动的状态下、在具有一定温度的环境中,按设定的比例接收来自上方喷咀喷洒的料液,使片烟吸料的过程变得更均匀,更快速、更彻底,料液中的有效成份与片烟物料的化学成份发生化学变化,达到改善片烟的化学性质,使其进一步“减害降焦”和改善吸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林,未经王昌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复杂度的尺度自适应视频目标跟踪方法
- 下一篇:三芳基羧酸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