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锅炉疑难水垢软化剂及两步清洗除垢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8390.2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富 |
主分类号: | C02F5/14 | 分类号: | C02F5/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501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洛***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锅炉 疑难 水垢 软化剂 清洗 除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疑难水垢软化剂,尤其是一种用于电站锅炉疑难水垢除垢的制剂及其清洗除垢方法。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是指以发电和热电联产为主要目的的锅炉。这类锅炉蒸发量(t/h)大、压力高,同时造价也高,当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有可能会结疑难水垢,为此必须进行除垢,否则锅炉结垢严重的,将直接导致锅炉爆管,发生安全事故。此外,锅炉结垢还会造成能耗增加等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因为每结生1mm水垢,将会浪费燃料4%。如:一台蒸发量为75t/h的发电锅炉,若结垢1mm厚,每天就要多耗煤14.4吨,一个月就多耗煤432吨,一年(按330天计算)就多耗煤4752吨,按煤价350元/吨计算,一年就多支出燃煤费166万多元。因此,及时清除锅炉水垢对于锅炉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目前,锅炉的给水大都采用离子交换法、离子膜处理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进行处理,最常用的是离子交换法。在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处理时,为降低运行成本,不少用户只采用阳离子树脂进行交换处理,使水中所含的阴离子如SiO32-、SO42-等得不到有效处理,这样处理不掉的阴离子就会与残余的硬度物质在锅炉受热面上生成如CaSiO3,MgSiO3,FeSiO3等硅质垢,以及如CaSO4等硫酸盐垢,还有锈垢及其混合型水垢。这种以硅质垢、硫酸盐垢为主的混合型水垢,大多在高温高压下生成,因此垢质坚硬,附着紧密,很难用现有的除垢剂和除垢方法清除,故称为疑难水垢。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电站锅炉的清洗大多采用化学方法,如:EDTA清洗、盐酸清洗、盐酸加氢氟酸清洗、硝酸清洗等等,当用这些方法对疑难水垢进行清洗时,其清洗的效果并不好,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采用的方法是:停炉后先用碱煮,使污垢转型,然后再用盐酸进行清洗。但这种清洗方法由于清洗时间较长,停炉又影响发电生产,因此对电站疑难水垢的清洗,目前还是一大难题,尚没有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软化锅炉污垢,以便于清洗的锅炉除垢软化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电站疑难水垢进行清洗除垢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站锅炉疑难水垢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比的原料组成:
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 0.5~7%
聚丙稀酸钠 0.6~8%
Na3PO4·12H2O 10~40%
NaOH 8~35%
Na2CO3 15~65%
腐植酸钠 2~10%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5~5%。
所述各原料均为工业级产品,且是市购产品。
所述除垢软化剂通过下列方法制得:将上述原料充分进行混合后即得除垢软化剂产品。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电站锅炉疑难水垢两步清洗除垢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步骤:
A、在锅炉运行中加入下列质量比的除垢软化剂至pH值10-12,在正常的排污情况下,使锅炉水保持该pH值5-7天,使炉垢软化、溶解后脱落:
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 0.5~7%
聚丙稀酸钠 0.6~8%
Na3PO4·12H2O 10~40%
NaOH 8~35%
Na2CO3 15~65%
腐植酸钠 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富,未经杨兴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环保皮明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竹排式生态浮床的制作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