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976.7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K9/00;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5/00;A61K35/3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子宫 肌瘤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的52%,多见于不孕的妇女,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有资料显示,在国外因子宫肌瘤引起临床症状而住院治疗的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妇女,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约占51.2~60.9%。目前,国内外对子宫肌瘤的研究较多,但其致病原因尚不明了,子宫肌瘤的致病因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环境变化、妇科生殖道炎症及人工流产等因素的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高趋势。
目前,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性激素药物,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以缓解子宫肌瘤临床症状;二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施以肌瘤摘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是由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因素结聚而成。因此,中医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以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为基本治则,通过全面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调节内分泌,改善微循环,清除体内瘀积,从而达到消除子宫肌瘤的目的。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治疗后不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之功效。用于子宫肌瘤属气滞血瘀症,症见经期延长,月经量多,经色紫黯,夹有血块,小腹或乳房胀痛,脉细弦或细涩。
本发明是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结合数十年临床研究经验,精选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的中药材制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抑制瘤体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术后应用有助于病体恢复,巩固治疗效果,且愈后不复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复方制剂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党参 10~50重量份 茯苓 10~50重量份 赤芍 5~30重量份
牡丹皮 5~30重量份 莪术 5~30重量份 土鳖虫 5~30重量份
三棱 5~30重量份 蛇莓 5~30重量份 穿山甲(炮) 5~30重量份
山萸肉 10~50重量份 白术 10~50重量份 甘草(炙) 5~30重量份
进一步,在上述药物组成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的有效药物成分的重量配比特别可以采用为:
党参 15重量份 茯苓 15重量份 赤芍 10重量份
牡丹皮 10重量份 莪术 10重量份 土鳖虫 10重量份
三棱 10重量份 蛇莓 10重量份 穿山甲(炮) 10重量份
山萸肉 15重量份 白术 15重量份 甘草(炙) 10重量份
本发明临床应用中是以传统汤剂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但服用不便,使用范围狭窄,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经验及现代制剂技术,将其开发为便于服用的现代中药制剂,以利于本发明的临床应用。
本发明可按常规制剂方法,可加工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如丸剂、片剂、胶囊、颗粒剂、糖浆剂、软胶囊任一剂型。
本发明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制剂是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实现的:
方法一:
(1)取茯苓、山萸肉粉碎成细粉,灭菌,备用;
(2)取党参、赤芍、牡丹皮、莪术、土鳖虫、三棱、蛇莓、穿山甲(炮)、白术、甘草(炙)粉碎成粗粉,加8~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于50~8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的稠膏,备用;
(3)取步骤(1)所得药材细粉,加入步骤(2)所得稠膏中,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
(4)加适宜辅料,成型,包装,检验,得成品。
方法二:
(1)取党参、茯苓、赤芍、牡丹皮、莪术、土鳖虫、三棱、蛇莓、穿山甲(炮)、山萸肉、白术、甘草(炙)粉碎成粗粉,加8~12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于50~8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的清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