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379.4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重芳;王晓涛;吴玉庭;王伟;王景甫;鹿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土壤 源热泵 系统 | ||
1、一种直接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包括有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3)、制冷剂/水换热器(4)、水泵(5)、风机盘管(6)、视液镜(8)、干燥过滤器(7)和埋地换热器支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液分离装置(11)和双向异工质充注热力膨胀阀(9);其中,压缩机(1)的吸气管经气液分离器(19)及其进气管(19-1)与四通换向阀(3)的3-4端相连,压缩机(1)的排气管经油分离器(2)与四通换向阀(3)的3-1端相连;油分离器(2)的回油管2-1与压缩机(1)的吸气管相连;四通换向阀(3)的3-2端与制冷剂/水换热器(4)的接管4-1相连通,制冷剂/水换热器(4)的接管4-2与干燥过滤器(7)相连,干燥过滤器(7)的另一端与视液镜(8)相连,视液镜(8)的另一端与可双向流动的异工质充注热力膨胀阀(9)相连;双向异工质充注热力膨胀阀(9)的感温包(9-1)贴于气液分离器(19)的进气管(19-1)上,其外平衡管(9-2)分别与四通换向阀的3-3端和气液分离器(19)的进气管(19-1)相连通;双向异工质充注热力膨胀阀(9)的出口分两路,一路与电磁阀(10)相连,一路与电磁阀(14)相连,电磁阀(10)与气液分离装置(11)的进液管(11-1)相连,电磁阀(14)与单向阀(12)的下游相连,然后合为一路与分液器(13)相连;气液分离装置(11)的蒸气管(11-2)与气液分离器(19)的进气管(19-1)连通,气液分离装置(11)的出液口与单向阀(12)的上游相连;分液器(13)的各分液管与各埋地换热器支路相连,各个支路汇合于集气管(18),集气管(18)与四通换向阀(3)的3-4端相连;制冷剂/水换热器(4)的水侧管路的一端与水泵(5)相连,另一端与风机盘管(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埋地换热器的支路个数为2~2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异工质充注热力膨胀阀(9)的感温包内充注的工质与系统内充注的制冷剂种类不同,且这种工质的饱和压力温度曲线的斜率比系统内充注的制冷剂的饱和压力温度曲线的斜率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11)竖直放置,气液分离装置(11)的进液管(11-1)安装于气液分离装置的侧面中下部,气液分离装置(11)的蒸气管(11-2)安装于气液分离装置的顶部,气液分离装置(11)的出液口(11-3)位于气液分离装置的最底部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埋地换热器支路采用具有内径为4~6mm的外肋片铜管埋地换热器,各支路可设置在竖直钻孔内或水平管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肋片铜管埋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对于设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外肋片铜管埋地换热器,采用外肋片竖直U型铜管埋地换热器,即两根4~6mm内径的铜管底部U型连接,距钻孔顶端距离4米以内的两根铜管外壁不安装外肋片,距钻孔顶端距离4米以外的两根铜管外壁安装两组外肋片,同一铜管外肋片组的肋片间距大于等于40mm,外肋组沿铜管轴向方向的高度为60~100mm,且两组外肋片肋顶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肋片铜管埋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水平管沟内安装的外肋片铜管埋地换热器,采用外肋片水平U型铜管埋地换热器,即两根4~6mm内径的铜管U型连接,距水平管沟靠近分液器的一端4米以内的两根铜管外壁不安装外肋片,距水平管沟靠近分液器的一端4米以外的两根铜管外壁安装两组外肋片,同一铜管肋片组的肋片间距大于等于40mm,外肋组沿铜管轴向方向的长度为60~100mm的,且两组外肋片肋顶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3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雷达转动装置
- 下一篇:家用污水自动处理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