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334.5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06;A61K9/48;A61K9/2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盆腔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的简称,包括子宫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蒂组织炎和输卵管卵巢炎。引发盆腔炎的主要因素是致病菌侵犯内生殖器。如个人卫生条件差;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产后感染和流产后感染;对妇科某些小手术的术前和术时的无菌操作重视不够;不洁性交或经期性交等都是可能引发盆腔炎的因素。
慢性盆腔炎大多继发于急性盆腔炎,因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而致。或患者体质较差,病原菌毒力较弱,初起即为慢性,是妇科常见病。临床常见类型有: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结缔组织炎。本病病情较顽固,不易彻底治愈,易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本病见于中医学“癃瘕”、带下病”、“痛经”、“不孕症”等疾病。
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部酸痛,劳累、后及前后加重。白带量多,失调,或不孕。伴精神不振、周身乏力、疲劳、低热、失眠等。
盆腔炎严重时可以在子宫和直肠之间形成脓肿,炎症消退后则可以造成粘连而改变卵巢和输卵管之间的关系,引起输卵管伞部的粘连和封闭,使卵巢表面的包膜增厚硬化,以致卵子不能正常排出,也可因为影响输卵管的输送功能而造成不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组合。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
1.处方(以重量份计)
制延胡索120—240份 土伏苓120—240份 忍冬藤120—240份
黄 柏120—240份 川 芎120—240份 杠板归120—240份
川 楝 子120—240份 泽 泻120—240份 丹 参80—160份
薄 荷80—160份 益母草120—240份 红 花80—160份
六 曲80—160份 当 归80—160份
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
制延胡索120份 土伏苓120份 忍冬藤120份
黄 柏120份 川 芎120份 杠板归120份
川 楝 子120份 泽 泻120份 丹 参80份
薄 荷80份 益母草120份 红 花80份
六 曲80份 当 归8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的药效成分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采用中药制药的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药常规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还有其他提取方法,具体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
优选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制备:
2、制备工艺
(1)取薄荷、红花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制延胡索用70%乙醇回流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清膏备用;
(3)土伏苓、忍冬藤、黄柏、川芎、杠板归、川楝子、泽泻、丹参、益母草、六曲、当归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20的清膏备用;
(4)先将制延胡索所得清膏与土茯苓等清膏混合,拌均匀再加入薄荷、红花细粉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
采用上述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清热利湿,化淤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症见赤白带下、痛经等症。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处方
制延胡索120份 土伏苓120份 忍冬藤120份
黄 柏120份 川 芎120份 杠板归120份
川 楝 子120份 泽 泻120份 丹 参80份
薄 荷80份 益母草120份 红 花80份
六 曲80份 当 归80份
2.制备工艺
(1)取薄荷、红花粉碎成细粉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