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4004.2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20 | 分类号: | A47L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扫过滤器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清洁卫生电器装置,用于清除地面、地毯、墙壁、家具、衣物及各种缝隙中的灰尘。
按照吸尘器的外形分类,可以分为立式吸尘器、卧式(罐式)吸尘器和便携式吸尘器等。
卧式吸尘器大体包括由导入电源生成吸力的吸尘器电机,形成风路系统的电机进气口、吸嘴、软管、集聚吸入物的集尘装置等。
一般来说,卧式吸尘器包括前盖1、后盖2、底壳3和便于吸尘器移动的脚轮4。前盖1的前端为翻盖凹槽5,顶部设有吸管接口6和显示器窗口7,前盖1后部设置有排出洁净空气的排气格栅8;后盖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键9、功率调整按键10和卷线器按键11;底壳3的隔壁12前部形成集尘空间13,集尘空间内设有可安装或拆卸集尘袋(未图示)的集尘袋支架14,底壳3的隔壁12后部形成设置有卷线器、吸尘电机等电器部件(未图示)和除尘后空气经过滤器15排出的后部空间。底壳前部的集尘空间与后部空间之间的隔壁1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的电机进气口16。
由于隔壁与前盖底面对应结合,使底壳后部空间的除尘后空气只能经排气格栅8排出,而不能流入底壳前部的集尘空间13。因此,设有过滤器15的排气格栅8也可形成后部空间在后盖上(未图示)。
前盖1顶部的吸管接口6上安装有连接吸尘软管17的吸管接头18,吸尘软管17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吸头的刚性吸尘管(未图示)。
形成在前盖1后部的排气格栅8与后部空间相通,并与后部空间排气口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相对应。排气口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通常是由与排气口形状对应的框架20,以及框架内的固定格栅21和滤纸(未图示)构成的。
进行吸尘作业时,含有灰尘等异物质的空气在吸尘电机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经吸头、刚性吸尘管(未图示)、吸尘软管进入吸管接口6,集尘袋收集灰尘和较大体积的异物质,在除尘空间经过除尘袋滤过的空气,通过隔壁1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的电机进气口16进入后部空间,并经过排气口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及前盖后部的排气格栅8排到吸尘器外部。但是,现有的卧式吸尘器对应排气格栅8下的过滤器15,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除尘清洗,都则会影响排气效果,甚至影响吸尘器使用寿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少部分用户对过滤器15清洗,而大部分用户都是直接使用,很少清洗,直到电机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尘器排气口过滤器的清洗问题,而提供一种在吸尘作业的同时,对过滤器进行清洗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吸尘软管连接的一段刚性直管,而在刚性直管一侧平行设置有容纳过滤器的盒体,盒体内侧壁与刚性直管连通,盒体外壁形成格栅。
这样设计的本发明,是将排气口上积满灰尘的过滤器取下后,同样正向安置在盒体内,而在排气口上更换洁净的过滤器;盒内过滤器上积有的灰尘随着盒体外壁格栅吸入的空气,一起通过刚性直管与盒体内侧壁间的圆形通孔被反向吸入刚性直管、吸尘软管,转而进入吸尘器内的集尘纸袋。或排气口上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并积满灰尘的过滤器与盒体内清洁的过滤器相互交换位置,由于改变了过滤器通气方向,由排出气体变为吸入气体,从而实现了对过滤器的自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卧式吸尘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卧式吸尘器前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部件:
22.刚性直管 23.盒体
24.内侧壁 25.外侧壁
26.格栅 27.孔洞
28.通孔 2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件使用同样的标记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