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灰、粉煤灰预制桩和成桩工艺及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414.3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冰;郑秀娟;崔广田;戚昆;王毅;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18/08 | 分类号: | C04B18/08;C04B14/28;B28B1/08;E02D5/24;E02D27/16;E02D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193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 粉煤 预制 工艺 形成 复合 地基 方法 | ||
1.一种石灰、粉煤灰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预制外围护中的密实状态的双灰料;所述双灰料由石灰和粉煤灰构成;所述石灰与粉煤灰之间的体积比为7∶3、6∶4或5∶5;所述预制外围护的上下端为封装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粉煤灰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采用等级为III级以上的石灰,所述粉煤灰为经过烘干处理的粉煤灰,所述粉煤灰的含水量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灰、粉煤灰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围护的材料为透水性强的无纺织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粉煤灰预制桩的成桩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破碎后的石灰和干式粉煤灰按体积比7∶3、6∶4或5∶5进行混合搅拌;
将上述混合后的双灰料装入预制外围护中,振动密实;
封装外围护材料后形成由预制外围护和其中密实状态的双灰料构成的预制桩。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粉煤灰预制桩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布桩:清理平整场地,并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桩位;
沉桩:
——选择沉桩顺序:采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跳打;其时间间隔为24小时,其空间上的间隔跳打顺序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
先外排后内侧,先周边后中间;或
单排桩布桩时,先两端后中间;
用于饱和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环境时,其空间间隔至少是两孔口;
——沉桩过程:施工机具就位,在桩位处放置好桩头;用击入式桩机施工机具,将导管静压入土中,静压导管过程中控制导管标高高于设计标高;静压导管压入土中之后,调整导管标高至设计标高处;将石灰、粉煤灰预制桩植入已达设计标高的导管中;用施工机械将导管迅速拔起,完成该预制桩的沉桩过程;
形成复合地基:按照上述选择的沉桩顺序,完成整个场地上全部桩的沉桩过程,至此形成复合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4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TM传输带宽的接纳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