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光固化涂装加工饰面板过程中使用覆膜来保证涂装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1523.3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韩连英;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D3/06 | 分类号: | B05D3/06;B05D1/28;B05D7/24;B27N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13001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加工 面板 过程 使用 覆膜来 保证 质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类,特别涉及一种在光固化涂装加工饰面板过程中使用覆膜来保证涂装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常用的采用光固化涂装制备饰面板的生产工艺,首先是将光固化涂料涂布在基材板表面,然后要等待自流平处理工序完成,再放入光固化装置中进行固化成型;由于这种涂装工序安排,使未固化成型的涂膜暴露的生产环境里,所置时间相对比较长,大大增加了不洁净空气中尘埃落到涂膜表面的风险,而致涂装饰面经常产生污染,使得生产成品合格率较低,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固化涂装加工饰面板过程中使用覆膜来保证涂装质量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光固化涂装加工工艺中涂装饰面易受污染,导致成品合格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聚乙烯薄膜可做涂装膜具材料使用的特点,选择对紫外光的透光性能较好的聚乙烯薄膜,在光固化涂料被涂饰到加工板件表面后,即把薄膜覆盖在其涂膜表面;用展平工具将隔在膜下的涂膜作展平加工至均匀无缺陷;然后,将带有薄膜的涂装加工板件直接送入紫外光光固化装置中完成涂膜的固化;此时,固化后的涂膜与覆盖其上的聚乙烯薄膜层间无附着,可轻易脱膜,即得到了平整光滑、无尘埃污染的光固化涂装饰面板。
本发明具体步骤:
1、备料:
(a)选择对紫外光的透光性较好的聚乙烯薄膜;
(b)选择不饱和聚酯-苯乙烯体系的光固化涂料;
(c)人造纤维板或人造刨花板;
2、在人造纤维板或人造刨花板表面除尘;
3、人造纤维板或人造刨花板除尘后,用辊刷把聚酯-苯乙烯的光固化涂料涂布在人造纤维板或人造刨花板的表面;涂膜厚度在0.13~0.3mm之间;
4、覆膜:在涂布聚酯-苯乙烯的光固化涂料后,将厚为0.05~0.2mm聚乙烯薄膜覆盖在涂膜表面上;
5、展平涂层:用展平工具将隔在聚乙烯薄膜下的涂膜作展平加工至均匀无缺陷;
6、将覆膜后的人造纤维板或人造刨花板平放置于辐射功率为100W/cm2、输送速度为0.08~0.4m/s的平面紫外光光固化机中,辐照时间为1.73~10秒,涂膜即完全固化;
7、完全固化后,取出饰板用手轻轻揭掉聚乙烯薄膜;
8、收料:固化后的人造纤维板或人造刨花板,即为合格的产品,入库存放。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能有效解决光固化涂装饰面板加工过程中的落尘污染、导致涂装饰面板成品合格率不佳的问题;同时,通过覆膜方法的使用,可取代以往光固化涂装工艺中的自流平工序,降低能源消耗,还提高了涂装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备料:
(a)选择对紫外光的透光性较好的聚乙烯薄膜;
(b)选择不饱和聚酯-苯乙烯体系的光固化涂料;
(c)长600mm、宽600mm、厚15mm的中密度人造刨花板;
2、在人造刨花板表面除尘;
3、人造刨花板除尘后,用辊刷把聚酯-苯乙烯的光固化涂料涂布在人造刨花板的表面;涂膜厚度为0.16mm;
4、覆膜:在涂布聚酯-苯乙烯的光固化涂料后将厚为0.05mm的全透明聚乙烯薄膜覆盖在涂膜表面上;
5、展平涂层:用展平工具将隔在聚乙烯薄膜下的涂膜作展平加工至均匀无缺陷;
6、将覆膜后的人造刨花板平放置于辐射功率为100W/cm2、输送速度为0.15m/s的平面紫外光光固化机中,辐照1.73秒,涂膜即完全固化;
7、完全固化后,取出用手轻轻揭掉聚乙烯薄膜;
8、收料:固化后的人造刨花板,即为合格的产品,入库存放。
样品经广东省木材及木制品质量监督站依据GB/T15036-2001、GB/T15102-2006、LY/T1070-2004标准检测,结果均合格。
实施例2: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备料:
(a)选择对紫外光的透光性较好的日本产的聚乙烯薄膜;
(b)选择不饱和聚酯-苯乙烯体系的光固化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袋输液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下抛载的方法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