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0373.4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丕新;杨青波;张萍萍;宋春雷;张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6/10;C08F220/58;C08F2/1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性 疏水 缔合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水溶液粘度的增加通常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水溶性聚合物来实现的,目前这些水溶性聚合物主要是丙烯酰胺系列产品、某些生化聚合物(如黄原胶、田菁胶等)及其衍生物(《油田化学品》郑晓宇,吴肇亮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这些传统的聚合物主要依靠聚合物链的伸展和物理缠结来增稠。为满足石油开采中三次采油以及水处理中对丙烯酰胺的性能要求,对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通常的几百万增加到几千万。这些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在在去离子水中具有良好的增稠作用,但是在较高的剪切率、较高的温度或者是在盐溶液中其增稠作用被严重削弱。
疏水化水溶性共聚物是指在水溶性聚合物中引入一定量的疏水基团的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疏水缔合作用形成的可逆空间网络结构受无机盐及剪切时间的影响小,抵抗温度破坏的能力强,使得这类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能形成超分子链聚集体,增大了聚合物的流体力学体积,因而粘度显著提高。
相对分子质量是决定结合物增粘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般的聚合物水溶液中,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的情况有所不同,其粘度的随浓度的变化表现为:浓度在临界缔合浓度(C*)之下,分子间疏水缔合作用不明显,相对分子量是决定粘度的主要因素;在C*之上,分子间的疏水缔合作用成为决定粘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分子间疏水作用使大分子链交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空间网架结构,使这类聚合物在临界浓度以上具有很大的流体力学体积,因此具有很强的增粘能力。
专利ZL00816786.9介绍一种利用胶束共聚法合成疏水缔合聚合物。采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加入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使疏水单体增溶在胶束内。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的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与疏水链区产生相互作用对疏水缔合有严重影响,大大劣化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性能。此外,这些带有长烷基链的疏水单体共聚到聚合物中以后,严重影响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使得这类聚合物的溶解时间大大延长,甚至在溶液中会出现浓度不均的现象或者溶解不完全的“鱼眼”。
综上所述,尽管在聚丙烯酰胺的改性、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是由于以下原因:a.改性后的疏水缔合共聚物性能在某些方面得以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其他性能却因此受到损害,往往顾此失彼;b.大部分改性的疏水单体合成过程繁琐,价格昂贵,给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困难,大规模应用在油田开采上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合成廉价的,性能良好的疏水共聚物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质量百分比为60-99%的单体(A)和1-40%的单体(B)共聚而成;所述的单体(A)为一种水溶性带双键的可聚合的单体,是丙烯酰胺、丙烯酸类、乙烯基吡咯烷酮类或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类;单体(B)为结构式为(I)的单体:
式中,R1、R2为H或C1-C12烷基;R3为对Na+、Mg2+、Ca2+不敏感的COO-或SO32-离子型官能团;p为大于8的正整数。
本发明高增粘水溶性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200万。
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和条件如下:
单体(B)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十一烯酸溶于丙烯腈中,配成重量百分比为20-50%的溶液,在剧烈搅拌下,滴加95%的浓硫酸,使硫酸与十一烯酸的重量比为(2∶1)-(3∶1),反应温度为15-20℃,反应时间为20小时,得到单体(B);
按配比称量材料,加入质量百分比为60-99%的单体(A)和1-40%的单体(B)以及去离子水,加入水的量为单体(A)和单体(B)总重量的10-20倍,调节pH=8.5,然后加入过硫酸铵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过硫酸铵的用量为单体(A)和单体(B)总重量的0.01-1%,聚合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得到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推杆合件
- 下一篇:具有多氢键双功能手性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