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293.9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明友 |
主分类号: | F01K25/00 | 分类号: | F01K25/00;F01K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012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工 介质 高效 热电 转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其方法是:
采用氢氟烷类或全氟烷类物质代替水作为发电系统的工作介质,采用液氨或氢氟烷类或全氟烷类作为回收系统工作介质。
2、一种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的直接加热系统是:
将经热源器加热达到工作温度和压力的气态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导给汽轮机,经汽轮机做功后导入凝汽器,在凝汽器内被冷却凝结成为液态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后送入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压缩机外套,吸收了压缩机释放热量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再导入到换热器进一步预热,预热后导送回热源器并重新被热源器加热达到工作温度和压力,完成一次工作循环并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
将液态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设在凝汽器内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蒸发器,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在蒸发器内因吸收了气态发电系统工作介质所释放的热量而蒸发转变成气态,从蒸发器内导出的气态回收系统工作介质经分流阀分流,一路导入到压缩机压缩液化,然后将液态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换热器逐步降温,经降温后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再送回蒸发器,完成一次循环;另一路直接导入到换热器,完成热交换后与前一路的气态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合并,一同送入压缩机压缩液化,溶入回收系统工作介质的整体循环。
3、一种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的间接加热系统是:
热源器仍然对水和水蒸气加热,从热源器导出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换热器与气态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导出的高温高压蒸汽经分流阀分流,一路导入到水预热器对循环水进行预热;另一路导入到两工作介质换热器继续与气态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并液化成为高温液态水,再将高温液态水导入到低温换热器与液态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低温水导入到水预热器进行预热,预热升温后送回锅炉进行再循环;
将在凝汽器内被冷却凝结成为液态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压缩机外套对压缩过程进行冷却,吸收了压缩机释放热量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再导入到低温换热器进行预热,预热后再导入到换热器换热升温,然后再导入到换热器继续换热升温至工作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气态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导给汽轮机做功发电,经汽轮机做功后的气态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凝汽器并在凝汽器内凝结成为液态,将液态的发电系统工作介质导出并进入下一次工作再循环;
液态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设在凝汽器内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热量后转变成气态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从蒸发器内导出的气态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压缩机并被压缩液化,然后将液态的回收系统工作介质导入到回收系统工作介质蒸发器,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其方法是:
采用的全氟烷类是全氟丙烷或全氟丁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其方法是:
采用的氢氟烷类是二氟乙烷或三氟乙烷或四氟乙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工作介质高效热电转化的方法,其方法是:
采用的液氨是经冷却或压缩形成的液态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明友,未经韩明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2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PULL模式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
- 下一篇:道路沥青再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