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冶炼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779.0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学才 |
主分类号: | F27B1/08 | 分类号: | F27B1/08;F27B1/10;F27B1/20;F27B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25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冶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系列冶炼炉,具体是金属冶炼、铸造、石灰烧制时应用的一种节能冶炼炉。
背景技术:
现在工业系列冶炼炉大都是上下贯通,应用的冶炼方法一般是把原料和焦炭混合从炉顶口加入炉膛内点燃冶炼。它们的通风方式是用风机将风直接吹入炉膛内,氧气与煤炭或焦炭起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热,二氧化碳然后再与炭起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直接排放掉。这种方法即浪费了能量又污染了环境。且建炉投资大,占地面积多,能量损失过多,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改变了原冶炼炉存在的弊端,提供了炉体新颖,减少能量损失的一种节能冶炼炉。其排渣口3设置在炉体1下部左侧,出铁口4设置在炉体1右侧底部,放料口2设置于炉体1顶部,炉体1炉膛内中部设置承重隔离网8,原料7置于承重隔离网8上,燃料11从炉体1上腰部经燃料投放装置投放入炉体1内下部燃烧区,且置于承重隔离网8下端,在炉体1外中部燃料区上部空间12设置第二环形空气或氧气输送管道9,在炉体1外下中部燃料区设置第一环形空气或氧气输送管道10。由于本发明设计了原料从炉顶部放料口投放在承重隔离网上,燃料从炉腰部燃料进入机放入燃烧区的新颖装置,减少了原冶炼中配备的不必要设施,采用独特的二次冶炼方法,使建炉投资和占地面积小,能量损失大大减少,且操作简单,避免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炉体1,形状为锥体圆柱形,排渣口3设置在炉体1下部左侧,出铁口4设置在炉体1右侧底部,放料口2设置于炉体1顶部。炉体1炉膛内中部设置承重隔离网8,承重隔离网8形状呈圆弧形,原料7置于承重隔离网8上。燃料11从炉体1上腰部经燃料投放装置投放入炉体1内下部燃烧区,且置于承重隔离网8下端;燃料投放装置由燃料进入管6设置在炉体1上腰部两外侧,其两上端和燃料进入机5连接,其两下端连接在炉体1下中部两外侧及燃料区上部空间12两外侧中部。在炉体1外中部燃料区上部空间12设置第二环形空气或氧气输送管道9,在炉体1外下中部燃料区设置第一环形空气或氧气输送管道10,二者且和热交换器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其节能冶炼炉的冶炼方法为,把原料7从炉体1顶部放料口2投放在承重隔离网8上,使原料7不能直接落到燃烧区,再把燃料11从炉体1上腰部经燃料投放装置投放入炉体1内下部燃烧区燃烧,利用在炉体1外下部燃料区设置的第一环形空气或氧气输送管道10吹入一定比例的空气或氧气加速燃烧;在炉体1内中部燃料区上部空间12设置第二环形空气或氧气输送管道9,经吹入一定比例的空气或氧气,二次燃烧放出高温热能对承重隔离网8上面放置的原料7加热,原料7融化后的液体经燃烧区再次加热后经出铁口4流出炉外;废渣经排渣口3排出炉体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学才,未经苏学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闭合螺钉
- 下一篇:外保温专用钢丝网定位锚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