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石煤中提取V2O5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7373.9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敏;刘涛;陈铁军;黄晶;康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3/04;C22B3/06;C01G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8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提取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石煤中提取V2O5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石煤提钒工艺多采用湿法提取,主要包括脱碳、焙烧、浸出、富集、沉钒等作业生产五氧化二钒。但通常由于焙烧、浸出、富集、沉钒等工艺的不同而使得石煤提钒工艺多样化。
现有的提钒工艺主要有以下4种:
(1)钠盐氧化焙烧-水浸出-酸沉粗钒-碱溶铵盐沉钒-热解脱氨制得精钒的提钒工艺(梁建龙、刘惠娟、史文革等.湿法冶金提钒浸出新工艺.中国矿业,2006,15(7):64-66),钒总回收率一般小于50%。
(2)氧化焙烧-酸浸出-中间盐-萃取-铵盐沉钒-灼烧制精钒工艺(张云等,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1):107-110),钒总回收率一般为40~50%。
(3)氧化焙烧-酸浸出-萃取-铵盐沉钒-灼烧制精钒工艺(蔡晋强,石煤提钒生产新工艺[J],无机盐工业,2001,33(5):37-42),钒总回收率约为45%,整体工艺复杂,废水难以回收利用。
(4)氧化焙烧-酸浸和杂质分离-沉钒-灼烧制精钒工艺(邹晓勇等,含钒石煤无盐焙烧酸浸生产五氧化二钒工艺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1(3):117-119,141),钒总回收率一般为47~50%。
综上所述:由于含钒溶液的富集、净化等原因,使得生产规模受限,工艺流程长,废液处理量大,所得V2O5产品纯度不高,总回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用水、工艺简单、总回收率高、V2O5产品纯度高、能大规模生产的从石煤中提取V2O5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取V2O5的工艺步骤如下:
针对V2O5品位为0.7~1.3wt%的含钒石煤原矿,先采用“一种石煤提钒焙烧工艺”专利技术,将含钒石煤原矿破碎至0~3mm,脱碳后添加含钒石煤原矿10~17wt%的NaCl和3~7wt%的Na2CO3,并加入后续工艺产生的富钒渣,混匀磨矿至100~150目,经0.5~2.5h升温至730~880℃,恒温焙烧1~2h,自然冷却后得焙砂。其中,脱碳的脱碳率为70~80wt%。
再采用“一种石煤提钒浸出工艺”专利技术,先将含钒石煤原矿经焙烧所得的焙砂进行两段水浸、一段酸浸。两段水浸的工艺条件均是:液固比为2~4,在80~95℃条件下搅拌20~40min,搅拌强度为200~260r/min,经固液分离后得两段水浸液和水浸渣;一段酸浸的工艺条件是:按液固比为2~4将水浸渣倒入0.5~1wt%的盐酸或硫酸溶液中,在30~60℃条件下搅拌40~60min,搅拌强度为150~200r/min,然后经固液分离得酸浸液和酸浸渣。石煤提钒浸出过程中的水量减少通过添加新水补足。
然后按“一种低浓度含钒水溶液的净化富集方法”专利技术,先在V2O5浓度为2000~5000mg/L的一段水浸液中加入0.6~10g/L的净化剂,混匀后调节至pH=6~8;再将该水浸液以2.0~10.0mL·h-1·mL-1湿树脂的速率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至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得含钒树脂和吸附下液;然后配制3~5wt%NaOH+8~13wt%NaCl的混合溶液作为解吸剂,解吸剂的用量为含钒树脂体积的3~5倍,解吸剂以0.8~1.6mL·h-1·mL-1湿树脂的速率通过含钒树脂进行解吸,得富钒液;最后在富钒液中加入0.1~2.5g/L的净化剂,固液分离得净化液。其中:吸附下液经配酸后返回酸浸过程,净化液进行铵盐沉钒;净化剂为可溶性的钙盐或镁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OUR机构
- 下一篇:一种环己酮肟液相重排制取己内酰胺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