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接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203.0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敏;曹雪松;郭艳丽;陈军;王朝萍;万利红;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监控 前端 设备 接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多级联网视频监控系统平台遵从电信领域的“全球眼”规范,该规范规定设备接入模块负责接入各厂商的视频监控设备,平台内部可以通过设备接入模块来对前端设备进行查询设备配置信息、更改设备配置信息、控制设备等操作。
目前,设备接入通常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的:设备厂商为二次开发商(也就是设备的用户)提供了一个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简称SDK),该开发包中包含了库文件、头文件和SDK开发手册。头文件通常说明了设备支持的操作接口、传递的参数以及必要的数据结构体定义。二次开发商集成设备的软件开发包,调用头文件中规定的接口并传递相应的参数,就可以完成对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但是,目前安防领域存在众多的监控设备厂商,并且各设备厂商采用不同的设备控制传输协议,所提供的设备控制接口,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平台的设备接入模块部分面临困难。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接入模块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由于市场的需求紧迫,存在大量前端监控设备产品生产厂商,并且缺乏统一的设备接入标准,但是这些异构性必须通过设备接入模块屏蔽起来,并为平台内部提供一个统一的访问接口。这就要求设备接入模块能够兼容各家厂商的接入标准,为平台提供一个标准的统一的接口供平台内部调用。
2.监控系统平台在开发运营过程中,随时可能需要添加对新的设备服务支持。新设备需要能够无缝地接入到设备接入模块,平台通过透明的接口来对新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设备接入模块良好的可扩展性极大地决定了日后平台的可扩展性,使用的普遍性。
3.设备接入模块兼容多家厂商的设备,会使得整个模块工程的代码庞大冗余而难以维护。而且各厂商设备的接入部分耦合性加大,各设备接入部分可能相互干扰,这在后期将会严重导致错误难以定位,维护困难。
4.由于技术的进步,厂商设备所提供的设备接入SDK也会不断升级。如果一家设备进行升级,就会导致整个接入模块工程的全部升级。工作量大,升级困难。
5.某些应用领域需要特定的一些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如果把兼容所有设备的接入模块照搬过去,系统就会变得臃肿冗余,运行效率低下,影响了平台的运行性能。
综上所述,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接入模块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仍亟待解决,标准化工作也无法在近期内完成,不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厂商不同型号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接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监控系统平台的设备接入模块由主模块和设备插件两部分组成,主模块对平台内部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按照与主模块的约定接口规范开发的设备插件集成了监控系统内各类设备的SDK,主模块对这些设备插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将平台用户的服务请求转发给相应的设备插件,由设备插件完成服务请求的处理和响应。
而且,所述主模块对平台内部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包括查询接口、设置接口和控制接口这三个接口,设备插件与主模块间的接口规范包含设备查询、设置和控制这三个方面。
而且,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平台内部向设备接入模块发送设备接入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参数采用统一的参数数据格式传递给主模块提供的相应服务接口;
步骤2,主模块收到服务请求后,依据参数数据格式从服务请求参数中解析出设备类型,查找与该设备类型相匹配的设备插件,对相匹配的设备插件转发服务请求;
步骤3,所述相匹配的设备插件在收到主模块转发的服务请求后,依据参数数据格式从服务请求参数中解析出关键参数信息,根据关键参数信息完成服务请求的响应和处理。
而且,步骤3中,当服务请求是设置设备信息时,将服务请求参数中相应字节流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符合接口规范的服务请求参数传递到设备插件内部。
而且,设置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记录设备插件的设备插件信息;建立映射表维护设备类型到设备插件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