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废弃物焚烧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6422.7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弃物 焚烧 方法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焚烧炉。(F23G类)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含二次强制燃烧)使用的工业废弃物焚烧系统,其焚烧炉采用厂家在生产场地生产成品焚烧炉设备,然后运输至现场建筑的机房内安装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设备笨重庞大,运输不便,物流成本高;(2)耗费大量钢材,建造成本高;(3)受一次性投资过大的限制,炉膛设计过小,不利于在控制投资的情况下增大焚烧炉的垃圾处理量,需频繁打开炉门填料,炉温损失大,耗能高;(4)操作管理不便。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焚烧炉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增大焚烧炉的工业废弃物焚烧量,延长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促成烟气在烟气燃烧室能够完全燃烧。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如图1所示,焚烧炉炉体和烟道现场用耐火砖砌筑,机房用50#混合砂浆、标砖、钢筋混凝土砌筑。本发明包括焚烧炉卧式炉体(含炉门、焚烧炉第一燃烧室)、曲形烟道、烟气燃烧室、鼓风机、配送风管道、空气预热室、燃烧机、机房。见图1、图2、图3、图6,用耐火砖砌筑卧式炉体,低部和中部为长方形,顶部为圆拱型结构;炉体侧墙预埋不锈钢管作为安装燃烧机使用;炉内地面铺2根不锈钢管,管上密布小孔,不锈钢管连接鼓风机,为工业废弃物焚烧室内(第一燃烧室)提供燃烧所需空气;炉体上设耐火隔热活动炉门。
见图1、图4、图5、图7,用耐火砖砌筑曲形烟道abcd四段,a段(图7)烟道与第一燃烧室的烟道口(图1)相连,工业废弃物焚烧时产生的烟气由此进入曲形烟道;b段(图7)烟道耐火砖墙体设“L”形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外管口朝下,观察烟气是否外泄,判断第一燃烧室内是否呈负压状态;c段(图7)烟道布置4组“L”形不锈钢管,每组由3根“L”形不锈钢管组成,分别从上和两个侧面埋入,“L”形不锈钢管口朝向烟道出口方向(如图5所示);端面墙体设不锈钢管(图7),安装燃烧机,形成烟气燃烧室。d段(图7)烟道直接通出房盖,烟道耐火砖墙体设4根“L”形不锈钢管,管口朝上;烟道外围用标砖砌筑烟罩从盖板底至屋盖顶,接口处用砂浆填实,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二空气预热室(图3),第二空气预热室外墙设不锈钢管接鼓风机,形成射流。
见图1、图2,用标砖将曲形烟道c段两端砖墙封堵,上部用盖板盖严,从而与焚烧炉的侧墙体以及机房外墙体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一空气预热室(图3),第一空气预热室外墙设不锈钢管接鼓风机。
新鲜空气经鼓风机首先通过第一空气预热室预热,经过4组“L”形不锈钢管后进入烟气燃烧室,供给烟气燃烧室燃烧时所需过剩空气。
新鲜空气经鼓风机首先通过第二空气预热室预热,经过1组“L”形不锈钢管后向上喷射进入d段烟道(见图5),形成高速射流,使烟道和炉体内形成负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现场将焚烧炉与机房的砌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布局合理;
2.将烟道和烟气燃烧室巧妙地设计于一体,不但节约了成本,还有效地延长了烟气在烟气燃烧室的停留时间,使燃烧更完全;
3.焚烧炉炉体和烟道现场用耐火砖砌筑,节约钢材,大大地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该实用新型成本只有现有技术的四分之一;
4.超大型卧式第一燃烧室的设计,成本低,处理量大,可省去废弃物中转垃圾池设计,减少二次污染环节,也便于检修;
5.新鲜空气分三组分别进入第一燃烧室、烟气燃烧室和射流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风量,保证燃烧效果以及烟气达标排放情况。操作简单,节能实用。
(四)附图说明
图1焚烧炉及建筑、配件平面图:1.预埋不锈钢管安燃烧机、2.不锈钢管接鼓风机、3.第一空气预热室、4.炉门、5.预埋不锈钢管安燃烧机、6.窗户、7.炉内地面铺2根不锈钢管(管上密布小孔)、8.烟道口、9.窗户、10.第一燃烧室、11.门。
图2 1-1剖面图:2.1不锈钢接鼓风机、2.2盖板、2.3不锈钢管、2.4.砖墙封堵、2.5不锈钢管。
图3 2-2剖面图:3.1烟气排放、3.2第二空气预热室、3.3第一空气预热室。
图4 3-3剖面图:4.1屋顶、4.2盖板、4.3不锈钢接燃烧机、4.4地面、4.5烟道。
图5 4-4剖面图:5.1不锈钢接鼓风机、5.2砂浆填实、5.3不锈钢管。
图6 5-5剖面图:6.1不锈钢接鼓风机、6.2砂浆填实、6.3孔。
图7 烟道透视示意图:7.1a段烟道、7.2b段烟道、7.3c段烟道、7.4d段烟道、7.5不锈钢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监测载荷的平台升降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压、液压自动密封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