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隧道结构模型的水压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5614.6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川;封坤;晏启祥;张志强;杨雄;何应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结构 模型 水压 模拟 方法 | ||
1、一种盾构隧道结构模型的水压模拟方法,其作法是:
A、布置均匀压力加载装置将盾构隧道的结构模型(1)水平放置于地面,二条以上的环箍钢绞线(8)的一端固定在加力台座(2)的竖板(21)上,另一端绕结构模型(1)外表面一周后,固定在加力转轴上(3),该加力转轴(3)穿过加力台座(2)的顶板(22)和底板(23),加力转轴(3)的上端连接加力横梁(4),环箍钢绞线(8)上串接测力计(9);
B、布置非均匀压力加载装置两条绞线固定梁(5)之间连接二条以上的长度为结构模型(1)周长一半或接近一半的张拉钢绞线(6),再将两条绞线固定梁(5)及张拉钢绞线(6)全部贴放于结构模型(1)的表面的同一侧,结构模型(1)表面另一侧的二个加力装置(7)分别通过加力钢缆(13)与对应的绞线固定梁(5)相连,张拉钢绞线(6)上串接测力计(9);
C、测试仪器的布置将多个应变片(10)贴放于盾构隧道的结构模型(1)内、外表面上,多个位移计(11)安装于盾构隧道的结构模型(1)的内表面;
D、压力加载转动加力横梁(4)带动加力转轴(3)旋转,旋紧环箍钢绞线(8)对结构模型(1)施加压力;同时,通过二个加力装置(7)对张位钢绞线(6)施以拉力,加力钢绳(13)沿加力装置(7)方向向两侧对称张开,呈0°-60°夹角;获取应变片(10)、位移计(11)的数据,送计算机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结构模型的水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布置均匀压力加载装置时,还在结构模型(1)的外表面设有锚索定位杆(8b),定位杆(8b)的内表面上开槽,环箍钢绞线(8)穿过定位杆(8b)上的开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结构模型的水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环箍钢绞线(8)的一端固定在加力台座(2)上的具体作法是将环箍钢绞线(8)通过螺栓(14)连接在加力台座(2)的竖板(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6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