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摩托车净化反应器催化剂浸渍膜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273.2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于素清;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素清 |
主分类号: | B01J33/00 | 分类号: | B01J33/00;B01J37/02;F01N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摩托车 净化 反应器 催化剂 浸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摩托车净化反应器催化剂浸渍膜层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净化反应器电镀过程中保护浸渍催化剂膜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消除摩托车尾气的净化器,为达到欧II、欧III等排放标准,满足EPA和E-Mark等的认证要求,以解决摩托车尾气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有各种型号的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几乎都装有主要用于清除摩托车尾气有害物质的尾气净化器。净化排放尾气的净化器为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及烟雾的排放,降低CO、HC、NOX等污染物有害气体的排放值,通常在摩托车尾气净化器的排气管末端装有净化反应器。净化反应器的蜂窝薄壁载体上涂覆有铂、钯、铑等贵金属加稀土元素的复合型催化剂浸渍膜层。这是目前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手段。当发动机燃烧室产生的废气流经净化反应器的蜂窝薄壁时,其上的催化剂浸渍膜层经废气温度的激活,通过化学反应作用,将尾气中的CO、HC、NOX等有害成份通过催化燃烧原理,使废气中的CO、HC、NOX、NOX等有害气体被迅速转化成无害的CO2和H2O、N2等物质。由于摩托车尾气净化器既是治理摩托车大量油烟雾的净化装置,又是摩托车的装饰件。因此,作为摩托车净化器的净化反应器,通常都要镀一层闪亮的镀层或表面处理镀层。然而,涂覆在净化反应器蜂窝薄壁载体上的催化剂浸渍膜层,在电镀过程中,往往会在渡槽液的高温作用下,热膨胀脱落。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先将其净化反应器的外壳进行镀铬处理,然后装配涂覆有催化剂浸渍膜层蜂窝薄壁件载体,并将其焊接在摩托车尾气净化器排气管的末端。其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制造工艺的流程工步增加,制造工艺进一步复杂,制造成本进一步增大,给制造工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已成为摩托车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能够在电镀过程中有效保护浸渍催化剂膜层,又能够在使用过程中确保浸渍催化剂膜层有效转化有害气体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护摩托车净化反应器催化剂浸渍膜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净化反应器的蜂窝薄壁网格载体的表面浸渍催化剂膜层,其次是在催化剂膜层上再浸渍至少一层复合无机非金属隔热耐温保护膜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简单方便、且效率高。隔热耐温保护膜层载体浸渍快速,工步简单,而且十分的方便,不需要辅助工具,就可一次性完成保护膜层的涂履。
采用的复合无机非金属隔热耐温保护膜层能够在电镀槽液中有效隔离镀液对浸渍催化剂膜层的侵蚀,降低热胀系数,低膨胀系数使催化剂能牢固地粘结在蜂窝网格载体表面而不脱离,克服了金属载体与无机非金属材料二载(铝胶)脱离的难题。在使用过程中,复合无机非金属隔热耐温保护膜层能够在废气温度的作用下蒸发,从而保证了浸渍催化剂膜层优良的涂层牢固度、长效稳定的催化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现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其中:
图1是实施本发明方法的净化反应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描述了目前各种型号摩托车尾气净化器中,用于清除摩托车尾气有害物质CO、HC、NOX的净化反应器结构形式。该净化反应器通常安装在尾气净化器消音器管内,连接在在排气管的末端。在净化反应器的圆柱筒体内装有现有技术形式的蜂窝薄壁网格载体,其内有若干个蜂窝形的轴向通孔。通孔横截断面呈多边形。孔形可以是三角形的三角孔、圆孔、方孔、五方孔、六方孔。其内孔壁上浸渍有合金催化剂膜层。涂覆的催化剂可以是铂、钯、铑等贵金属或加稀土元素形成的的复合型催化剂膜层,膜层可以通过浸渍固化来达到。其上覆盖的催化剂膜层,在发动机燃烧室产生的废气流经它表层时,通过达到反应所需的废气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作用,使其中的H C、CO、NOX等有害气体被迅速转化成无害的CO2和H2O、N2等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素清,未经于素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装载机
- 下一篇:一种铰接式拖拉机使用液压驱动拖车车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