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调配快装通用门套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4793.1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骆正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正任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12575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调配 通用 制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适应各种墙厚的可调的通用组合门套及制造方法,属建筑物开口处闭合装置类(E06B)。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有大量成品组合门套出售,在工厂制作装饰条、一体的主板和付板,然后在现场安装组合而成。由於现有建筑房墙厚有标准和非标的多种规格,且每种墙厚有制造公差,为适应墙厚变化,为此,门套制作前,厂家必须先到现场准确量取门洞尺寸及相应数量,再下定单工厂生产,工厂按各种墙厚尺寸生产各种不同宽度的主板,与此相配套;然后由工厂发货到安装现场进行组装。如果主板宽度尺寸和相对应的数量与现场量取的有所不符,则安装无法进行,本城市内近距离的则拖延工期,外地的客户则必须等待工厂重新生产发货到全国施工场地,收到后,方才能再启动安装程序。这种组合门套的组件设计型式,无通用性,现场无法调配,生产运输安装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及适应国际市场的运作。
中国专利‘一种可调式组合拆装型通用门框’(专利号200420083385.4)该门框虽然也可以按墙体厚度进行调节,但存在下列问题:(A)盖板4、上主板52和下主板51不为整体结构,插板2和下方的垫块7也不为整体结构,使门框整体强度差。(B)因盖板4与主板52和51出厂后是分离的,现场组装时必须在盖板4底面再粘一块41,通过41块将盖板4固定于上主板52上;此外插板2和下方的垫块7出厂后也是分离的两块,在现场还要用五金角码用螺丝连接,由此出厂构件多,组装工序多,现场安装量大。(C)现场组装的步骤如下(见说明书笫7页):①测量门洞尺寸;②将构成门框的三块∏形主板用螺丝拴成一体放入墙体门洞,然后灌入泡沫胶粘结,等待固化;③必须在第二天固化后才能在现场再顺次进行下列安装:④在主板和墙上钻孔;⑤用自攻螺丝将主板固紧在墙上;⑥将盖板4通过块41连在上主板52上;⑦安装门扇;⑧将垫块7安装在墙另一端;⑨选择可调插板2插入;⑩把五金角码3用螺拴将可调插板2与垫块7连接;(11)最后将左右装饰门套线1、8插入两端面凹槽。由于结构所限必须采用此安装方法,此方法不能一次连续安装完,需要用两天时间两次上门安装,效率低,不仅给用户和安装人员带来麻烦,且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所需的规模化快装。
中国专利还公开有用于各种墙厚的能调配的通用组合门套,这类结构因门装在一端的装饰L形板上,难以调整门垂直度,因此需要改进和优化。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优化调配快装通用门套及制造方法,就是解决市场现有组合门套用于不同墙厚,主板规格多,现场不能调配,生产、运输、安装周期长,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及适应国际市场运作。解决现有公开的中国专利可调通用门框结构的诸多缺陷:一种是整体性差、安装复杂效率低;二是门安装在一端的装饰L形板,此结构难以调整门垂直度等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优化调配快装通用组合门套,包括主板1和插入主板的付板2,其特征是:
(i)主板1为一块整板;一端开有匸形槽1.2,匸形槽靠墙的内边1.1比外边13伸出长度X1在0或以上,在内边1.1端部或在长度X1上沿门高度方向至少设两个连接件4将主板固定于墙面6;主板另一端靠门扇8处开一个与门厚相配合的矩形缺口1.5,在该处端面开有凹槽1.6,其内插有装饰L形板3;(ii)付板2的一端2.1插入匸形槽1.2,另一端2.2端面开凹槽2.3,其内插有装饰L形板3;(iii)主板1、付板2与墙体6间填充泡沫胶5。
上述匸形槽靠墙的内边1.1伸出长度X1可选为10~20mm。主板1端面至匸形槽底的宽度B②选为98mm。矩形缺口1.5端面至匸形槽外边1.3端面的宽度B①可选为67mm。上述付板2另一端2.2可加厚,在矩形外板2a下粘结垫片2b;付板厚一般在6-22mm,当厚度小于20mm,则需用加厚,粘结一块垫片2b;厚度大于20mm,则付板2就是矩形外板2a,下面可不粘结垫片2b。装饰L形板3距主板1和付板2边缘距离Δ3大于8mm。上述前后装饰板L形板3贴墙-面的外端有与墙接触的小突面3a。。上述在主板与门相配合处设消音密封条7,或在主板上开凹槽1.4内装消音密封条。
上述优化快速调配通用组合门套的制造方法在实施例中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正任,未经骆正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分解有害气体的装置
- 下一篇:视频行车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