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短波同步跳频通信的双通道发射接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4626.7 | 申请日: | 200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军;李永平;周治中;苏旸;黄怀信;罗秋霞;贾儒鹏;管耀武;刘力;吴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B1/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永斌;刘世权 |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短波 同步 通信 双通道 发射 接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短波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短波同步跳频通信的发射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网络中,由于通信用户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信息传输到不同接收用户之间的时延不同。通常采用一定时长的保护间隔来保证信息的正确传输,在保护间隔内,将不传输任何信息。为了缩短保护间隔的时问长度,在现有的短波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主要采用极高精度的定时系统,如GPS定时系统,来解决多用户之间跳频信息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短波同步跳频通信中存在的需要极高精度定时系统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短波同步跳频通信的发射接收方法,可以使发射方不需要预留保护间隔,提高数据传输的有效时间,降低通信系统中参考时钟的精度,实现相距几千公里之间的用户信息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短波同步跳频通信的双通道发射接收方法,发射方采用单发射机,接收方采用包括甲接收机和乙接收机的双接收机,甲接收机工作在发射跳频时隙序列的奇数时隙,乙接收机工作在发射跳频时隙序列的偶数时隙,每个接收机在一个频率的工作时间是发射机发送时间的两倍。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发射机在自己的跳频时隙中按既定的规则正常跳频工作,除去跳频切换时间外,其MODEM不需要提供信息传输保护时间间隔;接收方的甲、乙两个接收机分别工作在发射跳频时隙序列号的“奇数号时隙”和“偶数号时隙”,这样,接收方就能保证在接收任一跳的信息中,自动实现最大有一跳的保护时间,如对于20跳/秒的工作系统,该时间约为50毫秒,发射方可以全部使用这50毫秒来传输信息,对于通信距离相差几千公里的用户,该信息都可以保证被正确地接收下来。
可见,采用上述方法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通信系统参考时钟的精度;较好地解决了网络中多用户的信息传输问题;提高了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效率,可适用于短波同步通信系统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短波同步跳频通信的双通道发射接收方法,发射方采用单发射机,接收方采用包括甲接收机和乙接收机的双接收机,甲接收机工作在发射跳频时隙序列的奇数时隙,乙接收机工作在发射跳频时隙序列的偶数时隙,每个接收机在一个频率的工作时间是发射机发送时间的两倍。
如在20跳/秒的工作系统中,接收方的两个分别工作在发射跳频时隙序列的奇数时隙和偶数时隙的甲、乙接收机,就会自然地有最大为50毫秒的保护时间,发射机则可以充分使用其50毫秒发射时间来传输有效信息,而对于通信距离相差几千公里的用户,该信息都可以保证被正确接收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数据处理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台阶过渡滚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