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联合检测方法及接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3791.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张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 云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分 同步 码分多址 系统 联合 检测 方法 接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特别涉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 接收技术。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能够满足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国际移动通信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简称“IMT-2000”)/未来公众 陆地移动电话系统(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phone Systems,简称 “FPLMTS”)系统标准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能 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不同系统间的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 率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根据这一标准,目前世界上已提 出了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 “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DMA,简称“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
其中,TD-SCDMA(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作为由中国提出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该标准结合了时分双工、码分多址、联合检测、智 能天线、接力切换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开发成本低、适应 非对称传输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D-SCDMA系统中的传输接收技术 可参见专利号为11061257的美国专利。
联合检测技术作为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系统实现上的难 点。其作用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以及信道、码道信息,同时检测出发送端的多 个用户或者码道上携带的数据信息,TD-SCDMA系统的时隙格式如图1所示。 在接收端,目前采用的联合检测方法如图2(其中的ESA和ESB分别表示对上 三角和下三角方程组的回代求解)所示,在联合检测中使用了MMSE-BLE(最 小均方误差分块线性均衡)算法,为避免大矩阵求逆造成的复杂度,根据相关 矩阵的特殊结构使用Cholesky(乔利斯基)分解方法将其分解为上三角和下三 角矩阵,然后使用两次回代进行求解。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这种传统 处理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1)运算基本上在维度较大的矩阵上进行操作,需要极大的运算量;
2)计算过程中为了简化,根据矩阵的结构特点使用了一些近似计算,进一 步降低了接收性能;
3)实现结构以串行为主,并行化程度不高,不便于硬件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联合检测方法及 接收设备,降低TD-SCDMA联合检测技术的实现复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系统的联合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收到的时域信号、信道响应、扩频码变换为频域信号;
根据变换后的频域信号构造分块对角矩阵,对所述构造的分块对角矩阵 进行求逆运算,将所述求逆运算的结果与经过重新排序的频域匹配滤波的输 出相乘;
将所述相乘后的结果重新排序,并分解为K个等长小段,所述K为用户 数;
将每个所述小段变换为时域信号,根据变换为时域信号的每个小段,得 到每个用户的发送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接收设备,包 含:
第一变换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时域信号、信道响应、扩频码变换为频域 信号;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变换模块变换后的频域信号构造分块对角 矩阵,对所述构造的分块对角矩阵进行求逆运算,将所述求逆运算的结果与 经过重新排序的频域匹配滤波的输出相乘;
分解模块,用于将所述计算模块得到的相乘结果重新排序,并分解为K 个等长小段,所述K为用户数;
第二变换模块,用于将经所述分解模块分解得到的每个所述小段变换为 时域信号;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经所述第二变换模块变换后的每个小段,得到 每个用户的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