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锅炉的燃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1070.6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雯平;潘玉明;潘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6 | 分类号: | F23C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1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锅炉 燃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锅炉的燃烧方法,适用于2-35吨蒸汽、热水锅炉,炉窑、锻造、炼钢,路桥拌和站及冷骨料加热等各种工业生产对热能需求的燃烧装置,属于煤粉燃烧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链条锅炉是目前工业锅炉广泛应用的炉型,如图1所示,包括锅炉炉膛C、和链条炉排B,燃料煤A进入锅炉,在链条炉排B上层状燃烧,燃烧的烟气从锅炉炉膛C的出口D排出,这种锅炉的缺点为燃烧时与空气的混合不充分,造成燃烧不彻底、燃烬率低、q4损失大,排烟含NOx、SO2、粉尘浓度高,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对工业锅炉结构进行了改进,但都没有改变传统的燃烧方式,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在动态的状况下充分燃烧,进而提高热效率,减少污染的工业锅炉的洁净燃烧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业锅炉的燃烧方法,一,对老锅炉,其方法为:
第一步,将老锅炉底部的炉排拆除,成为纯炉膛I;
第二步,在纯炉膛I的一侧安装至少一台燃烧器H;
第三步,煤粉E通过煤斗F进入电子秤G后进入燃烧器H;
第四步,煤粉E在燃烧器H里进行与空气的混合、着火、强化燃烧、NOx的还原、燃烬、液态成渣、低NOx排放全部过程,最后洁净的高温烟气送到纯炉膛I通过烟道J被吸收利用;
二,对新锅炉,其方法为:
第一步,制造一个纯炉膛的锅炉;第二步到第四步与老锅炉的燃烧方法一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由可调式喷燃装置和筒状燃烧室组成:
所述的可调式喷燃装置包括后端盖,后端盖通过后端盖铰链铰接于燃烧室后端,后端盖一侧设有后端盖锁紧操纵盘,后端盖中心设有一个一次风/煤粉喷射管道,锥体调整操纵盘设于煤粉喷射管道外端,一次风/煤粉喷射管道上端设有一个燃料管,一次风/煤粉喷射管道前端与燃烧室连接,一次风/煤粉喷射管道内设置一个喷嘴调节螺杆,喷嘴调整螺杆外设有调节螺杆外套,喷嘴调节螺杆前端固定一个锥体,煤粉喷射管道前端头与扩散器连接,锥体与扩散器构成一个可调试喷嘴,后端盖上设有一个发火装置和燃油或燃气点火器,观火门和观火门锁紧操纵盘设于后端盖上,火焰检测传感器固定在观火门的中部。
所述的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壳体,燃烧室壳体外设有由二次风室外壳组成的二次风室,和吊耳,在二次风室径向设有至少一列矩形环状风道,在每一列矩形环状风道内设有至少2个二次风径向导流管,在二次风室外壳端部设有风门调节板和风门操纵机构,二次进风口端设有二次风总进口法兰,所述的燃烧室壳体为绝热层,在燃烧室壳体和二次风室之间设有冷却水道或二次风换热翅片,在冷却水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冷却出水管和冷却进水管,在调节螺杆外套里端设有一次风轴向旋流发生器。
本发明与现有工业2-35吨锅炉燃烧方法的区别在于:
1,本发明改变煤粉在锅炉炉膛中燃烧的方法,燃烧在锅炉外的燃烧室进行,锅炉炉膛只是起到扩容的作用;
2.本发明使煤粉/空气混合气体在燃烧器内分区段、贫氧燃烧,从而产生还原反应,使氮氧化物还原:
CO+NO→CO2+N2
H2+NO→N2+H2O
CHi+NO→HCN+O
HCN+NO→N2+…(过量空气系数α<1)
NO+C→N2+CO
从上述反应式的生成物可以看出,NOx的生成被抑制,达到洁净燃烧,获得NOx减排的效果;
3.本发明增加一次风轴向旋流发生器,采用轴径向双旋流份区段控制燃烧,实现一次风/煤粉混合物与二次风粉煤混合比例调节燃烧,使150~300目的小颗粒煤粉可与热空气混合充分、燃烧速度快,燃烬率高达99.5%;液态捕渣率高于85%以上,降低排烟中的粉尘浓度(其液态灰渣含SiO2 60%、含Al2O3 25%均是钾基硅酸钠和硅酸铝、硅胶产品的生产原料),减少烟尘排放量;
4.本发明在燃烧室壳体和二次风室之间设有冷却水道或二次风换热翅片,水冷形式或风冷形式使燃烧室筒体得到有效的冷却,也使耐火层温升达到稳定,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其散热量通过冷却装置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1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