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自停式防逆流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773.7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39/24;A61M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 伴 |
地址: | 2014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停式防 逆流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单向阀的输液器功能,临床用于输液完毕后防止空气进入、输液过程中防止回血、输液完毕后防止回血的一次性使用自停式防逆流输液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医疗输液有一个相当烦人的难题长期困扰着医患双方,即输液过程中,特别是当瓶内液体将尽时,医患人员必须留意瓶内液面的高度。特别是现在经常进行的多瓶连续输液的情况下,陪护工作极易疏忽。当一瓶药液输完,输液管排空后,不但会出现回血现象,液管内还会进入大量空气。而此时的排气操作若偶有失误,液管内气泡排除不尽,致使这些气泡进入病人血管,就有可能导致气泡性梗阻的发生。
上述情况已经严重暴露出了普通一次性输液器在输液操作方面的一个先天性设计缺陷。
普通一次性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完毕后如果不及时更换或拔掉,如患者和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空气血栓。
普通一次性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变换体位,或者外出,这样可能会导致输液位比滴斗内液位高,人体压力高于输液管内压力,这样会出现回血。而长时间的回血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
普通一次性输液器在输液完毕后,患者可能会变换体位等,这样可能会导致输液位比滴斗内液位高,人体压力高于输液管内压力,这样会出现回血。而长时间的回血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停式防逆流输液器,以解决现有普通一次性输液器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次性使用自停式防逆流输液器,包括输液穿刺器、穿刺器滴斗组合件、上导管、下导管、调节器、加药三通、6%鲁尔可移动锁定式外锥度,所述输液穿刺器安装在所述穿刺器滴斗组合件的一端,所述下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穿刺器滴斗组合件,另一端穿过调节器连接加药三通,加药三通通过上导管连接6%鲁尔可移动锁定式外锥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导管上串接一单向阀。
本发明的单向阀由上盖、截止膜片、下座构成,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一贯通整个上盖的上通液孔、第一扩散腔和密封环面,所述上通液孔、第二扩散腔和密封环面三者同圆心,且上通液孔与第一扩散腔相贯通;所述下座内设置有一贯通整个下座的下通液孔、第二扩散腔和若干凸起,所述下通液孔与第二扩散腔同心且相互贯通,所述若干凸起位于第二扩散腔内且以所述下通液孔的中心轴线为圆心均布在所述下通液孔外围,所述若干凸起突出下座且伸入所述上盖的第一扩散腔中;所述上盖与下座密封贴合在一起,所述截止膜片安装所述上盖与下座之间,且位于所述上盖内的密封环面中;所述上盖和下座上的上、下通液孔与下导管相贯通。
本发明的穿刺器滴斗组合件包括一滴斗和安装在滴斗内的安全阀,所述滴斗的底部具有一与输液穿刺器连接的滴管,所述滴管内的滴孔与所述滴斗内的斗腔相贯通,在所述滴斗内底面设置有一液封环,液封环上具有一液封面;所述安全阀包括一浮子和贴在浮子底部的软质膜片,所述软质膜片与所述液封环上的液封面共同作用,起到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内而造成血栓的危险。
本发明的安全阀能够在液体滴完瞬间,将滴斗的滴孔封死,从而停止输液,这样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而造成血栓的危险。单向阀允许液体单向流动,输液过程中不至于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回血。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功能:
1、输液完毕后可以自动停止输液。输液完毕后如果不及时更换或拔掉,如患者和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产生血栓。
2、输液过程中、输液完毕后可以防止回血。
3、可避免动脉输液时血液回流。
4、在单向阀下方加药操作时可防止液体会返回至滴斗内,使加药能快速进入血液,而不被大量稀释,临床疗效好。
5、更换输液瓶时,不用担心气体会进入输液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次性使用自停式防逆流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穿刺器滴斗组合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近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车辆钢板刚性和提高面层品质的钢板加固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熏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