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输电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646.7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儒;雷鸣;李培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依埃龙源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56 | 分类号: | H01B3/56;H01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00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输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传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输电线为管道封闭结构,安装方式较为灵活,可分为:直埋敷设、户外架设和隧道安装。早期应用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目的是实现与架空输电线路输电容量相当的地下输电线路以适应不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这种气体绝缘输电线包括外壳和内导体,此内导体位于外壳内并与外壳共轴。此内部导体由盆式绝缘子固定,下方由若干支撑绝缘子支撑。位于内部导体和外壳之间的空间用绝缘气体填充。目前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绝缘气体常用的为SF6或以SF6为基础的气体混合物。在使用SF6作为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绝缘气体时,SF6的泄漏也必须得遵守限制极端严格的国际标准(实际中,它们必须不超过每年加入的SF6的1%)。虽然SF6绝缘水平较好,但是它比空气重,难以分解,是一种限制使用的气体。SF6不但环保性能较差,同时价格比较昂贵。因此使用SF6作为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绝缘气体也就提高了气体绝缘输电线的成本。
SF6的环保性差,且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一种禁用气体。为防止泄露的SF6气体扩散到大气,必须使用高价的气体回收及维护装置。因此,使用SF6及其混合气体作为绝缘输电线的绝缘气体存在后期维护阶段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以解决传统气体绝缘输电线中以SF6为主的绝缘气体价格昂贵,环保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该气体绝缘输电线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共轴的内导体,外壳与内导体之间的空间充有绝缘气体,该绝缘气体为干燥净化压缩空气。外壳与内导体之间充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压力为1.5MPa~2.5Mpa。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尘埃粒度小于或等于0.1μm。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油含量小于或等于0.01mg/m3。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70摄氏度的凝露点。
与传统气体绝缘输电线相比,本发明的气体绝缘输电线通过采用干燥净化压缩空气作为外壳与内导体之间填充的绝缘气体来替代传统的以SF6为主的绝缘气体,不但可解决传统绝缘气体价格昂贵的问题,同时可提高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气体绝缘输电线作进一步详细具体的说明。
图1是气体绝缘输电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缩空气击穿强度随压力变化的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结构,气体绝缘输电线包括外壳1和与外壳1共轴的内导体2,内导体2由盆式绝缘子3固定,支撑绝缘子4支撑。外壳1和内导体2之间的空间用绝缘气体填充。本发明气体绝缘输电线的绝缘气体为干燥净化压缩空气。该干燥净化压缩空气是标准号为GB/T13277-91一般用压缩空气质量等级的1级标准。即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尘埃粒度小于或等于0.1μm。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油含量小于或等于0.01mg/m3。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70摄氏度的凝露点。
请参阅图2所示压缩空气击穿强度随压力变化的测试曲线图,曲线2为普通压缩空气(未经过除压缩以外其他处理的空气)随压力增大,其击穿强度变化的示意图;曲线1为符合1级标准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击穿强度随其压力变化示意图。比较图2中曲线1和曲线2可看出同等压力下,符合1级标准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击穿强度显著高于普通压缩空气,对应的1级标准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绝缘水平远高于普通压缩空气。
从理论上推理,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最大尘埃粒度小于0.1μm,此干燥压缩空气的击穿强度,即绝缘水平会更进一步的提高。同理,干燥压缩空气的油含量小于0.01mg/m3,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的击穿强度,即绝缘水平会有进一步提高。同理,干燥压缩空气的水分含量小于-70摄氏度的凝露点,干燥压缩空气的空气击穿强度,即绝缘水平会更进一步的提高。因此,1级标准及高于1级标准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均可充当气体绝缘线中内导体与外壳之间的充入的绝缘气体。
为进一步提高1级标准空气的绝缘水平,将1级标准的空气制作为压缩空气,使其达到预设的击穿强度。从图2中曲线1可看出制作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压力越大,其击穿强度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依埃龙源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维依埃龙源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