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端主支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426.4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陆耀明;黄爱民;李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62D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景宜 |
地址: | 2017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端 支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端主支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轿车的前端骨架是保护汽车发动机等重要零部件的金属加强件,主要由连接支架、前端主支架、前端主支架加强板、左右支架、中间横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由于连接支架、前端主支架加强板、左右支架、中间横支架都是安装在前端主支架上,因此该前端主支架的结构特别复杂。
法比亚新车型从德国大众引进国内后,法比亚前端骨架整套零部件一直在德国制造,前端主支架由于其形状复杂、长度长、精度高,工艺方法非常复杂,使得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不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底的汽车前端主支架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法比亚新车型的前端主支架加工方法所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前端主支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剪料:根据定位块限定尺寸,利用剪板机对板料进行剪料得到预剪片A;
(2)预落片:利用冲床对由步骤(1)得到的预剪片A进行冲切得预落片B,且一模两出(冲床冲一次,可得制件2片)。其冲切力为400T;
(3)拉伸成型:利用液压机对由步骤(2)得到的预落片B进行拉伸成型,得制件C,其压力为500T;
(4)切边冲孔:利用液压机对由步骤(3)得到的制件C进行修边、冲孔,得制件D,其压力为500T;
(5)翻边成型:利用液压机对由步骤(4)得到的制件D进行翻边成型,得制件E,其压力为400T;
(6)翻边孔整型:利用液压机对由步骤(5)得到的制件E进行翻边孔整型,得制件F,其压力为400T;
(7)包装及检验:利用该产品专用检具对由步骤(6)得到的制件F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将制件轻放于周转箱中叠放整齐。
所述步骤(1)中剪切时板料要靠到定位块,同是板料的垂直度为±2。
所述步骤(2)中冲床冲一次,可得制件2片(一模两出)。
所述步骤(3)中为便于制作定位和取件,每次拉伸一制件后将压机上的模具压料板顶上。
本发明与现有工艺方法相比,具有工序安排合理,模具设计简便,克服了其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其尺寸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本发明其使前端主支架的生产流程简单化,不受材质影响,从而令本发明制造成本低,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制件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制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制件C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制件D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制件E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制件F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为了能够达到很好的制造工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工艺流程如图1,以及各流程所得到的制件如图2-7,具体实施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前端主支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剪料:根据定位块限定的尺寸,利用剪板机对板料进行剪料得到预剪片A(如图2)。该步骤中剪料时务必使板料靠到定位块,且剪切时,板料不得倾斜,其垂直度要求为±2;若剪切的尺寸有超差,通过调整定位块的位置来修正。
(2)预落片:利用冲床对由步骤(1)得到的预剪片A进行冲切得预落片B,且一模两出,其冲切力为400T。冲切完毕后,取出工件认真观察工件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伤,参见图3。
(3)拉伸成型:利用液压机对由步骤(2)得到的预落片B进行拉伸成型,得制件C,其压力为500T。安装模具与设备上时,注意设备顶出杆的位置;制件成型时,应使模具成型面和制件保持润滑状态以利于成型;最后为了便于制作定位和取件,每次拉伸一制件后将模具压料板顶上;制件成型后,对制件的外观和平直度进行检验,外观上要不得有隐伤、起皱、开裂、披峰等缺陷,平直度要求制件平直、无扭曲;若制件出现圆角处起皱、拉裂等情况,可以通过加注压延油和减少顶出力来处理,参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部动脉降温冰带
- 下一篇:一种颈椎固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