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载铂改进型氧化铈复合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149.7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财;余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H01M4/92;B01J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载铂 改进型 氧化 复合 阳极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中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碳载铂改进型氧化铈复合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启动时间短、运行可靠等优点。最关键的是,其所用的发电燃料-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储存方便,容易添加,适合作为便携式的可移动电源。目前,直接甲醇燃料阳极催化剂多采用铂基催化剂。但是,由于甲醇在铂表面上氧化最后会产生不易脱附的中间产物,如COads,这些中间产物会占据铂的活性位从而降低其性能,甚至使催化剂失活。因些,开发抗中毒的阳极催化剂仍然是研究的重点。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铂基催化剂中添加催化助剂,与铂金属形成协同作用促进中间产物的脱附,常用的助催化剂包括金属以及各种金属氧化物等。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185891,公开了“燃料电池用多孔碳载铂-氧化铈催化剂及其制备”。该技术详细介绍了一种多孔碳载铂-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多孔碳粉悬浊液与硝酸铈铵溶液混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浸渍、抽滤、洗涤、干燥后,在氮氛保护下200-400℃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氧化铈粉体。最后,将多孔碳氧化铈粉体与10-25mmol/L的氯铂酸溶液混合,超声,调节pH值后,在氮氛保护下滴加甲醛,超声,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催化剂。但是,该技术没有考察氧化铈晶体结构对催化剂的影响,所用的助催化剂氧化铈还可以进行优化改良。而且,制备过程较烦琐,用甲醛还原,有一定的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载铂改进型氧化铈复合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即改进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复合阳极催化剂Pt-Ce1-XMXO2/C的制备方法。催化剂中的助剂是改进的掺杂型氧化铈粉体Ce1-XMXO2,其中M为过渡金属或者碱土金属。该掺杂型氧化铈粉体具有优化的晶格结构,晶体中的氧缺陷增多,具有比未掺杂的氧化铈更强的助催化作用。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甲醇氧化电流比常用的碳载铂或者碳载铂-氧化铈催化剂高,提高了阳极催化剂的效率,且制备过程比简单,适合放大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掺杂型氧化铈粉体Ce1-XMXO2中的x=0.02-0.08,其中x为摩尔比,称取硝酸铈,掺杂元素硝酸盐或氯化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按照总的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4),称取柠檬酸溶于去离水中,按照柠檬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2-4),加入乙二醇,搅拌。之后,将两种溶液混合,酯化,蒸发掉溶剂,得到黄色凝胶。将黄色的凝胶在空气氛围中,恒温培烧后得到淡黄色的掺杂型氧化铈粉体Ce1-XMXO2,其中M为过渡金属或者碱土金属。
所述搅拌,其时间均为1-2小时。
所述酯化,其时间为2-4小时。
所述恒温培烧,其温度为500℃-700℃,时间为3-4小时。
所述恒温培烧,其温度以5-10℃/min加热速率升温到500℃-700℃。
第二步,将活性碳粉分别在盐酸和硝酸中回流,过滤,洗涤,干燥。
所述回流,其时间为2-4小时。
所述洗涤到滤液pH=7。
所述干燥,其温度为70℃-90℃。
第三步,将第一步所得的掺杂型氧化铈粉体与第二步所得的活性碳粉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过滤,干燥后得改进的活性碳氧化铈载体。其中掺杂型氧化铈粉体与活性碳粉的质量比为:1∶(0.756-3.626)。
所述搅拌,其时间为24-48小时。
第四步,称取第三步所得的活性碳氧化铈载体在乙二醇中超声分散,然后在氮气氛保护下,加入氯铂酸乙二醇溶液,用氢氧化钠乙二醇溶液调节pH值至9-13,搅拌后,升温至120℃-160℃,保温。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气,过滤,洗涤至滤液中检测不出氯离子,然后真空干燥得催化剂。
所述超声分散,其时间为20-80min。
所述氯铂酸乙二醇溶液,其铂含量为3.7-11.1mg/ml。
所述氢氧化钠乙二醇溶液,其浓度为1M。
所述保温,其时间为3-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