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话务数据处理的容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9939.3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宁;朱成杰;杨炼;刘辰;孙易;蒲浩杰;蒋军;陈毅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话务 数据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数据通信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话务数据处理的容灾系统。
背景技术:
容灾是指数据处理系统在严重灾难发生后的恢复能力。现有技术中,容灾技术是基于共享磁盘硬件或逻辑磁盘(如逻辑设备或文件系统)的同步。这种方式是将主系统的所有在共享磁盘上执行的底层“写”操作通过网络发送到备系统跟从执行,从而达到主备系统的数据一致性。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对应用程序基本透明,无须对应用软件作较大的改造,便可以实现容灾。但是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也较高,除非系统的性能要求不高。对于系统性能要求很高的系统,除了对于网络带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主备系统的距离也有一定限制,这是因为当两地距离超过一定长度后,网络由于信号中继引起的延时会对主系统的性能造成较大的冲击。
上述基于智能存储设备的实时数据复制技术,目前有同步PPRC远程拷贝和异步PPRC远程拷贝两种基本形式:
在同步PPRC远程拷贝技术中,来自主机的数据被写往本地连接的磁盘系统,该系统将数据转发给远地点连接的磁盘系统。只有当两个系统都拥有数据的拷贝以后,本地系统才会向主机返回一个I/O完成指示。同步远程拷贝能够在远地点提供最新的数据,但应用程序会因等待写I/O操作的完成而被延迟,这将加大系统响应时间,降低系统整体性能。由于距离的限制这种方式也叫做“同城镜像(Metro Mirror)”。
在异步PPRC远程拷贝(Asynchronous Write)中,来自主机的数据被写往本地连接的磁盘系统,该系统立即向主机返回一个I/O完成指示。数据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在实际中通常在数秒钟到一分钟左右)以后被送往一个远程磁盘系统。异步远程拷贝对应用程序性能的影响最小,但远程磁盘系统在数据的更新程度上与本地系统相比会有一个延迟。
电信运营商在全国级结算中心之外需要在异地建设一个具备相同功能的结算中心,一旦原主运行系统发生重大故障,立刻将业务切换到异地备份系统,由备份系统临时接管生产任务,并待主中心恢复后切回。采用上述基于智能存储设备的异步PPRC远程拷贝技术时,对应用系统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而且数据实时性好。虽然基于智能存储设备的数据复制技术有较好的数据恢复点指标(RPO<=15分钟),但如果要实现主备平台的切换,仍需要在异地备份系统部署应用服务器,调通网络,以期能够临时接管主中心的部分应用,而且该技术对两地互连带宽需求较大。
由于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的重要性,灾难发生后数据丢失应接近零,而且主备中心切换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同时,备中心必须具有与主中心完全相同的业务支撑能力。现有的上述两种数据复制技术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而采用基于应用软件的容灾备份方式时,对应用程序需要作改造,将主备同步机制嵌入到应用程序中去,使主系统能将同步数据生成并传输到备系统,而备系统能根据收到的同步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产生与主系统相同的处理结果,达到主备系统的一致性,其缺点在于对软件系统的改造和维护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话务数据处理的容灾系统,所述的这种用于话务数据处理的容灾系统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智能存储设备的实时数据复制技术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主备中心的切换、基于应用软件的容灾备份方式对软件系统的改造和维护工作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