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个双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38569.1 申请日: 2008-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1284004A 公开(公告)日: 2008-10-15
发明(设计)人: 张卫东;金慧子;单磊;苏娟;柳润辉;李慧梁;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65 分类号: A61K31/365;A61P35/00;A61P29/00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两个 双倍 半萜类 化合物 制备 肿瘤 抗炎药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个双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甸兔耳风萜A和中甸兔耳风萜B在制备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卫生部日前公布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首要死因。可见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十分迫切。药物治疗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虽然开发出了几十种抗肿瘤药物,有效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或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有些抗肿瘤的药物治疗疗效非常显著,如药物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等。但肿瘤的药物研究和开发还面临巨大挑战,如抗肿瘤药物多为细胞毒药物,其副作用明显,限制了这些药物疗效的发挥。著名肿瘤病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认为:当今医学对于肿瘤的防治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中药有几千年的人体毒性实验的基础,也许中药会在抗肿瘤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一直是新药研究的热点。

兔耳风属(Ainsliaea DC)植物是菊科(Compositae)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中的一属,全世界70余种,我国有44种4变种,约占总数的37.5%。兔耳风属植物药用种类较多。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泌尿系统疾病等症。我国的兔耳风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华南各省。《上海市药材标准》、《江西省中药材标准》、《云南省药品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均有收载。

对兔耳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杏香兔耳风和械叶兔耳风上。据报道兔耳风属植物主要含有倍半萜、甾体、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倍半萜类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且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表明该属植物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中甸兔耳风是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目前对该种植物的研究为空白,我们对采自云南的中甸兔耳风(Ainsliaea fulvioides)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期从中分离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两个双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甸兔耳风萜A和中甸兔耳风萜B在制备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以此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说的中甸兔耳风萜A和中甸兔耳风萜B的结构式为:

中甸兔耳风萜A                    中甸兔耳风萜B

本发明提出的中甸兔耳风萜A和中甸兔耳风萜B可从中甸兔耳风或其它植物中提取,经分离纯化得到,也可以是经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

从中甸兔耳风中提取上述两种化合物的步骤如下:将中甸兔耳风的干燥全草粉碎,以浓度为80%-95%乙醇回流提取3-4次,每次1-2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浸膏均匀分散于水中,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各部位萃取物;氯仿萃取部位经反复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或石油醚-乙酸乙酯)分别得到含有中甸兔耳风萜A和中甸兔耳风萜B的流分。含有中甸兔耳风萜A的流分经过C18半制备液相(甲醇-水)进一步纯化,得到中甸兔耳风萜A纯品;含有中甸兔耳风萜B的流分以甲醇为溶剂反复重结晶,得到中甸兔耳风萜B纯品。

中甸兔耳风萜A为透明针状结晶,ESI/MS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z 503[M+H]+,结合碳谱、DEPT谱和氢谱确定分子式为C30H30O7。该化合物的光谱数据与文献(Bohlmann,Ferdinand;Ahmed,Maniruddin;Jakupovic,Jasmin;King,Robert M.;Robinson,Harold.Naturallyoccurring terpene derivatives.Part 465.Dimeric sesquiterpene lactones and kolavanederivatives from Gochnatia paniculata.Phytochemistry(1983),22(1),191-5.)报道基本一致,故确定其为Gochnatiolide A,命名为中甸兔耳风萜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