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管式储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621.1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洪亮;凌怡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钱亚卓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管式储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液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斜管式储液器。
背景技术
储液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当用于空调系统时,储液器是压缩机的一个辅助元件,它通常与压缩机连接在一起,储液器进气口与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出口相连,而出气管与压缩机吸气相连。压缩机的进气从进气管进入储液器,通过安装在滤网支架上的滤网过滤杂质后由滤网支架上的通气孔进入滤网支架下部空腔,在下部空腔中气体流速降低,使得气体中的油可以沉积在储液器下部,由回油孔流回压缩机。储液器的作用是存储液态制冷剂,有效防止压缩机在非稳定状态下运行时,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导致液击,损坏压缩机泵体。
在现有的储液器设计中,出气管通常弯折90度,因而流体经过该弯折角时流体损失较大。另外,现有的储液器出气管一般由铜材制成,而价格更为低廉的铁材在进行弯折加工时,由于材质延展性差,加工工艺难度很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很难用价格低廉的铁质管来替代铜质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提高储液器性能,同时降低储液器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包括:进气管、滤网、滤网支架、出气管和壳体,进气管从壳体的上部伸入并开口于该壳体内,出气管从壳体的下部伸入并开口于该壳体内,出气管弯折的角度小于90度。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出气管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有利于降低弯折的工艺难度,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价格低廉的铁质管替代铜质管。另外,由于减小了出气管的弯折角度,可以大幅减小管路的局部阻力系数,减少流体损失,提高储液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更加清楚。
图1为现有储液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储液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a)和3(b)分别表示了现有储液器出气管和本发明储液器出气管;
图4(a)和4(b)分别表示了现有储液器端盖和本发明储液器端盖;以及
图5(a)和5(b)分别表示了现有储液器滤网支架和本发明储液器滤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大多数的储液器为铜制或铁制圆筒状容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储液器进气管1、滤网2、支架3、出气管4、壳体5。其中,进气管1与壳体5的上部相连接,并开口于壳体5中。出气管4弯折约90度,以从壳体5的下部竖直伸入壳体5中,并开口于壳体5内。进气管1和出气管4中心对准并且在纵向间隔开。滤网2及滤网支架3布置在进气管1开口与出气管4开口之间,用于阻止系统中杂质进入。流体经储液器进气管1流入,后经滤网2、滤网支架3的通孔进入储液器内腔,再经出气管4流出。
图2表示本发明储液器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斜管式储液器包括进气管1、滤网2、支架3、出气管4和壳体5。其中,进气管1从壳体5的上部伸入壳体5中,并开口于壳体5内。出气管4弯折小于90度,以从外壳体5的下部伸入壳体5中,并开口于壳体5内。由于出气管4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地伸入壳体5中,进气管1和出气管4在壳体5内沿横向间隔开,即进气管1和出气管4的中心不对准,这样,气流不会直接流入出气管中,保证了油分离效果,并使得比重大的杂质下落。图3(a)和3(b)分别表示了现有储液器出气管和本发明储液器出气管4,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现有技术的出气管4弯折了约90度,而本发明的出气管4弯折小于90度。由于出气管的弯折角度小于90度,有利于降低弯折的工艺难度,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价格低廉的铁质管替代铜质管。另外,由于减小了出气管的弯折角度,可以大幅减小管路的局部阻力系数,减少流体损失,提高储液器的性能。
由于出气管4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地伸入壳体5中,本发明储液器的出气管4并非在端盖6中心处伸入壳体5,而是偏离端盖6中心。因此,如图4(a)所示的普通球形端盖不能适用于本发明储液器的出气管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设计了带局部平坦面的端盖,从而使得出气管4能够非对中地安装在端盖6上,如图4(b)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巡逻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商品销售柜台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