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6477.X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樊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世荣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43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机 海浪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能源紧缺已成为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大力提倡节能之外,大力开发新的能源成了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海上无风三尺浪,因此,海浪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如能将海浪的能量收集起来建立发电装置,将大大缓解能源紧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海浪的能量发电的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其特点是,还包括浪轮机和固定支架;
所述的浪轮机包括传动轴、配套设置的至少一个传动轮和至少一组浪翼,传动轴与发电机的转子传动相连,各传动轮分别与传动轴固定相连,每组浪翼各包括至少两个浪翼并且均匀对称安装在相应传动轮的周围;
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一个中空管,该中空管套装在浪轮机的传动轴外。
所述的浪翼包括一个横切面呈流线形的翼体、一个转轴、一个弹簧、一个缺口轴承和一个连杆,转轴的一端与浪轮机的传动轮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缺口轴承连接在翼体的头部,弹簧设置在翼体的颈部,其两端分别与翼体的上下两侧壁固定相连,连杆的一端通过缺口轴承的缺口连接在转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弹簧的中点。
所述的传动轮为一个,所述的浪翼为一组四个,四个浪翼均匀对称安装在传动轮的周围。
本发明的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利用海浪的能量发电,是一种原创性发明。海浪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化学污染。另外,由于是建在海上,既不占用土地,又没有噪声污染。如果将多个本发明的这种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集成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将可以发出巨大的电力,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浪翼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浪轮机2和固定支架3。
配合参见图2,浪轮机2包括传动轴21、配套设置的至少一个传动轮22和至少一组浪翼23,传动轴21与发电机的转子传动相连,各传动轮22分别与传动轴21固定相连,每组浪翼23各包括至少两个浪翼并且均匀对称安装在相应传动轮22的周围。
固定支架3包括一个中空管31,该中空管套装在浪轮机的传动轴21外。
参见图2,本发明中的浪翼23包括一个横切面呈流线形的翼体231、一个转轴232、一个弹簧233、一个缺口轴承234和一个连杆235,转轴231的一端与浪轮机的传动轮22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缺口轴承234连接在翼体231的头部,弹簧233设置在翼体的颈部,其两端分别与翼体的上下两侧壁固定相连,连杆235的一端通过缺口轴承234的缺口连接在转轴232上,另一端连接在弹簧233的中点。
本发明的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中的传动轮22可以设置多个,浪翼23也可以相应地设置多组,每组浪翼23可以由两个浪翼或更多个浪翼组成。图1所示的实施例采用的传动轮为一个,浪翼为一组,共四个,四个浪翼均匀对称安装在传动轮的周围。
本发明的浪轮机型海浪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其中的浪轮机放置在海浪中,在上下振动的海浪的作用下,会象水轮机遇到自上而下的水流一样,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旋转,即各浪翼从海浪中获得动力,带动传动轮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旋转,传动轮进而带动传动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浪翼在受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海浪的作用时,总会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浪翼中的弹簧则用于提供一个抵抗翼体转动的反作用力,防止翼体转圈。例如当浪翼受到自上而下的海浪的作用时,其尾部向下摆动,由于转轴是固定不动的,固定在转轴上的连杆也固定不动,这样就迫使与连杆连接的弹簧的上部被压缩,下部被拉伸,其反作用力阻止了翼体的进一步下摆。在翼体的尾部向下摆动的同时,浪翼的流体动力中心所受到的合力可以分解成一个垂直力和一个水平力,垂直力通过支架传到固定位置被平衡掉了,它阻碍翼体的进一步下摆;而水平力则是一种推进力,它为浪轮机的传动轮提供转动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世荣,未经樊世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丝锁合构件
- 下一篇:防火隔热断桥一体化门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