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202.6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杜松寿;奚佐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82 | 分类号: | B02C13/282;B02C1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140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反击 破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
背景技术
反击式破碎机有三只破碎腔:第一破碎腔、第二破碎腔和均整腔。第一破碎腔位于进料口侧;均整腔位于排料口侧,它主要起着破碎石料的针片状整形作用。
常规的反击式破碎机的第一破碎腔往往设计成昂首式腔型。石料由皮带机输入时,直接被送至第一破碎腔的末端,这样使第一反击架上的反击架只有尾部的那段起着破碎作用,而前端的反击架根本碰不到石料,起不到破碎石料的效果。也就是这类破碎腔型的设计,使石料在第一反击腔内无法进行充分的破碎,就被送入第二破碎腔作继续破碎。也即,第一破碎腔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增加了第二破碎腔和均整腔的破碎压力,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在成品石料中,成形的小颗粒石料所占比例较低,即采石现场所反映的石料打不小问题。此外,在成品石料中石粉所占百分比例竟高达20%~25%以上。
众所周知,第一破碎腔的腔型空间远大于第二破碎腔。昂首式的腔型,使石料在大空间的第一破碎腔内得不到充分破碎,相当比例的毛胚石料被送入小空间的第二破碎腔内去完成破碎作业,在小空间内实施破碎、碰撞,它会把已为成品的石料继续破碎成粉末。这就是这类腔型的反击式破碎机在成品石料中石粉多的原因。石料本身就是资源,资源即被白白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它能充分发挥了三个破碎腔的作用,使成品粒度中,颗粒状的小粒度石料所占百分比大大增高,而使成品石料中石粉比例大为降低。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包括具有一进料口和一排料口的主机壳体、一设在主机壳体内的转子体及安装在主机壳体内壁上的第一反击架、第二反击架及均整架,所述第一反击架、第二反击架及均整架位于转子体的外围并与转子体之间形成一破碎室,该破碎室相应第一反击架、第二反击架及均整架包括位于进料口侧的第一破碎腔、位于排料口侧的均整腔及介于第一破碎腔和均整腔之间的第二破碎腔,所述第一反击架相对转子体形成的第一破碎腔形状呈包络曲线状。
上述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反击架、第二反击架及均整架相对转子体形成的破碎室内腔形状呈包络曲线状。
上述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破碎腔、第二破碎腔和均整腔的腔体空间依次由大到小。
上述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反击架、第二反击架及均整架的均呈弧线形。
上述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反击架、第二反击架及均整架相对转子体的端面上还安装一排反击板。
上述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子体的上均布设有若干个板锤,其主轴连接位于主机壳体外侧的动力传动机构。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的技术方案,即采用包络曲线状的破碎腔后,当矿石进入第一破碎腔内,使第一反击架上的每一块反击架都击打到矿石,都起着破碎石料的作用,在第一破碎腔内大大增加了打击石料的次数,使石料在第一破碎腔内得到了充分破碎,减少了第二破碎腔和均整腔的破碎压力,避免了石料的过粉碎现象,减少了成品石料中石粉的百分比。又采用该结构的破碎腔可使整机高度降低,主机壳体的材料也相应减少,重量相应减轻,尤其适合安装在移动式破碎站上。另外可使第一反击架的反击架磨损均匀,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强力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包括主机壳体1、转子体2、第一反击架3、第二反击架4及均整架5,其中:
主机壳体1的上部设有一斜向的进料口11,底部设有一排料口12;
转子体2设在主机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内腔的下部;转子体2的边缘上均布设有若干个板锤21,板锤21通过板锤支架22刚性地安装在转子体2上,转子体2的主轴20连接位于主机壳体1外侧的动力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