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文字与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5195.8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再兴;刘志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文字 现代 汉字 之间 转换 方法 | ||
1.一种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参照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由刘志基、张再兴主编的《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建立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标准TTF字体,然后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表,将其与同属一字的古文字和现代文字并列于同一记录;
步骤二:基于1形成的数据库中的古文字与现代汉字对应表,设计应用程序,实现古文字和对应的现代汉字互相转换,转换步骤如下:
(1)计算判断当前选择符号的类型,汉字则进入转换;汉字以外的其他符号则不进入转换;
(2)根据当前选择内容的汉字字符串长度,决定需要转换的字数:当长度为1,就直接进入下一步转换,当长度大于1,则自动切分成单个汉字,依次循环进行下一步转换;
(3)根据当前选择内容的字体与系统内的字体进行比对,判断转换方向是从古文字到现代汉字还是从现代汉字到古文字;
(4)根据用户选择的转换类型,确定需要读取的相应古文字类型的对应表;
(5)从对应表中检索出对应古文字或现代汉字,并判断其数量,如果没有找到对应字,则不转换;如果只有一个对应字,则直接将字处理程序的选择内容转换为对应字,进入下一步;如果有一个以上对应字,则提供所有对应字作为候选字,待用户选择之后再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古文字为甲骨文、金文、楚简帛文字、古陶文、战国玺印文、古币文、汉印文或者石玉文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文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5)如果有一个以上对应字,候选字可以附带字形出处的信息,以便用户确认;根据用户选择的转换类型,设置转换后的文字的相应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51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超长冲程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