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尘干粉回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442.0 | 申请日: | 200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明;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J2/00;B01J2/10;B65G53/04;B65G5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干粉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的原料和钢铁冶炼系统中除尘干粉尘的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除尘干粉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的原料和钢铁冶炼系统中除尘干粉尘的回收处理工艺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使用吸引槽罐车将各个除尘点的除尘干粉尘抽吸到槽罐内,然后槽罐车装运到干粉尘处理场,利用设置的压缩空气将槽罐内的除尘干粉打到干粉尘仓,通过给料阀下输到刮板机,再经过加湿机加湿,皮带机转运,圆筒混合机滚制成凝小球粒,再经转运皮带提供给烧结作为原料使用。
2、采用上述工艺流程,但是处理设备由圆筒混合机改为圆盘造球机。
3、在各个除尘点的除尘器设备下安装加湿机,然后用斗提机提升后卸到皮带机上转运至处理场,或者转运至烧结混合皮带机上作烧结原料用。
上述几种方式目前虽然仍在使用,但是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A、设备投资大,工序流程复杂。
B、在抽吸压送干粉尘时,或者在加湿提升时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C、操作工人多,不便于集中远程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除尘干粉回收工艺,它解决了上述传统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不便于集中远程控制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除尘干粉回收工艺,其工艺流程是由钢铁厂或冶金厂各除尘点的除尘器除尘灰斗、粉尘输送装置、排气式收集仓、湿球机和密封输送装置工序设备组成,本工艺包含除尘灰集送、除尘灰收储以及湿球转运三个步骤,即在除尘器除尘灰斗下方装设一套粉尘气送装置,采用压缩空气通过密闭输送装置远距离送入粉尘收集仓,再通过定量给料机下输到湿球机,经湿球机加湿造球后,制成的凝小球粒最后通过密封输送装置输送至储料仓作回收原料配用。
本发明采用除尘干粉尘处理新工艺,因组成设备少,简化了工艺流程;由于在加湿成球前和输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不会产生扬尘撒料的问题;除尘干粉尘的回收处理工序简单,节省了投资,不污染环境;又由于减少了车运人工处理环节,节约了人力,有利于自动集中控制。
按本发明的新工艺,其中第一步骤的除尘灰集送部分设置在生产厂内各个除尘器上,兼具除尘设备的收集和输粉功能,节省了设备,节约了空间。
本发明的除尘干粉回收工艺适用于冶金行业或钢铁厂炼铁、炼钢、烧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除尘灰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种除尘干粉回收工艺流程图。
图中标号:1是除尘灰斗,2是双道密封阀,3是喷吹小罐,4是流化板,5是气动球阀,6是气动球阀,7是阀门,8是气动球阀,9是粉尘收集仓,10是仓顶除尘排气装置,11是定量给料机,12是湿球机,13是密封输送装置,14是储料仓,15是密闭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按本发明的一种除尘干粉回收工艺流程,系由钢铁厂或冶金厂各除尘点的除尘器除尘灰斗1、粉尘输送装置、排气式粉尘收集仓9、湿球机12和密封输送装置13等工序设备组成,工序设备简约。
本工艺包含除尘灰集送、除尘灰收储以及湿球转运三个步骤,即在除尘器除尘灰斗1下方装设一套粉尘气送装置,用压缩空气的压力通过密闭输送装置15远距离送入粉尘收集仓9,再通过定量给料机11下输到湿球机12,经湿球机12加湿造球后,制成的凝小球粒最后通过密封输送装置13输送至储料仓14作回收原料配用。
输送粉尘工艺采用气力输送方式,利用位于除尘灰斗1下方的喷吹小罐3,通过密闭输送装置15将粉尘直接压送到粉尘收集仓9,实现对粉尘远距离输送、粉尘集中处理以及远程自动控制。除尘灰的输送采用密封方式输送,通过密闭输送装置15输送,其中干粉可通过密闭管道输送,湿球则通过密封输送装置输送。
粉尘收集仓9装有除尘排气装置,通过小布袋滤灰,如图中所示的仓顶除尘排气装置10,除尘排气装置与收集仓组合成一体,其结构简单,效率高。
湿球机12装有混合加湿装置和凝球装置。湿球机12兼有混合加湿、凝球功能,由此缩短了工序,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充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气动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