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印后机械用真空输纸辊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021.8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鸣;张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励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10 | 分类号: | B65H3/10;B65H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81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机械 真空 输纸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印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印后机械用真空输纸辊。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单张纸的印刷及印后设备大多采用真空式输纸装置,将纸张从纸张堆中逐张分离出来,连续地向前传递纸张以备后续加工,真空式输纸装置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上位式,即真空室位于纸堆的上方,吸取最上层的一张纸;另一类是下位式,也即将真空室位于纸堆的下方,吸取纸堆最低层的纸。不论是上位式或下位式都采用一个真空室,其上有吸纸孔,在真空室外部设输送皮带,输送皮带上设有与真空室吸纸孔相对应的通孔,利用该孔来吸附最上层或最下层的一张纸,并运送之。这种真空室的设置,泄漏点多,不得不采用富余的真空设备,由于整个装置较为庞大,成本费用高,更况输送带本身是易耗件,开孔后对自身强度极为不利,磨损加剧、更换频繁,这对印后的中小型加工设备中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转平稳、耐用性高、维修简单、将真空区域划定在最小范围内节省能源又送纸可靠的印刷、印后机械用真空输纸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印刷、印后机械用真空输纸辊,其由机架,辊芯、轴承、输纸辊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辊芯为空心体,其固定在机架上,空心体端与真空泵管道相连,辊芯外缘垂直朝上有一凹槽,槽内有若干个排成一排的孔,所述输纸辊借助轴承空套在辊芯上,输纸辊外缘有若干排沿圆周均布的系列小孔,其各排孔在轴线上的投影均落在凹槽长度的范围内。
所述输纸辊借助轴承空套在辊芯上,其间的间隙为0.03~0.05mm。
所述输纸辊外缘若干排沿圆周均布的系列小孔,相邻两排的孔错位排列,一排的孔位在相邻排两孔的中心线上。
所述输纸辊外缘若干排沿圆周均布的系列小孔,相邻两排的孔对齐排列。
所述输纸辊两端外缘有供安装传动带的直径缩小的颈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印刷、印后机械用真空输纸辊,将输纸所需的真空区域划定在最小范围内,仅限于在辊芯的空心体内,省去了庞大的真空室,节省了能源,整体机构紧凑;输纸辊外缘采用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的方式,运转更为平稳、提高了送纸的可靠性,尤其是采用从纸张下方吸取纸张,不会损伤印刷品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输纸辊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印刷、印后机械用真空输纸辊,其由机架1,辊芯2、轴承3、输纸辊4组成。所述辊芯为空心体,其固定在机架上,空心体端与真空泵管道相连,辊芯外缘垂直朝上有一凹槽5,槽内有若干个排成一排的孔6,所述输纸辊借助轴承空套在辊芯上,输纸辊外缘有若干排沿圆周均布的系列小孔7,其各排孔在轴线上的投影均落在凹槽长度的范围内,这样借助辊芯上的凹槽将输纸辊上的孔与辊芯空心体连接起来。
本发明的真空输纸辊,采用下位式安装。工作时,当印刷机的吹气机构吹气在堆叠的纸下方形成气垫,并将下层的纸吹散分离开后,位于纸下方的真空输纸辊的辊芯由于真空泵不断地抽取其内的空气,并形成负压,安装在输纸辊外缘两端的平皮带8转动时,当输纸辊上的一排孔位与辊芯朝上的凹槽开始对准时,输纸辊上这一排的孔位附近就形成负压区,随着孔与凹槽的对齐量增大,负压产生的吸附力也随之增大,可将吹气机构吹得飘浮起来的最下层的一张纸9吸附在输纸辊上,随着传动带的运动,吸附在输纸辊上的单张纸被传送带送进,原先对齐凹槽的辊外缘上一排孔也逐渐偏离,吸附力变小,这有利于纸张的送进,与此同时次原先一排的外缘上的另一排孔又与辊芯朝上的凹槽开始对准,随着辊的转动,新一排孔位周围的负压也越来越大,也即吸附力也越来越大。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不断地将纸张往前送。当这张纸送完后,输纸辊又吸附最下层的纸,开始送进新的一张纸。
所述输纸辊借助轴承空套在辊芯上,其间的间隙为0.03~0.05mm。这样的间隙有利于在输纸辊内形成真空,增大输纸辊对纸张的吸附力,确保送纸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励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励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路电池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梯群控器及其群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