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取丙烯、乙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921.0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清;杨为民;滕加伟;赵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11/06;C07C1/20;B01J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 原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取 丙烯 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丙烯、乙烯的方法,特别是关于以甲醇和/或二甲醚和碳四~碳八 烯烃为原料在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催化裂解制取丙烯、乙烯的方。
背景技术
丙烯、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目前丙烯、乙烯主要来源于石脑油蒸 汽裂解和催化裂化,主要原料仍然为石油烃类,由于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价格越来越昂 贵,带来丙烯乙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发一条经济可行的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 乙烯等轻烯烃工艺是各国商业公司所迫切追求的。
由煤、天然气甚至生物质经合成气制甲醇的生产工艺成熟,而甲醇制乙烯丙烯等轻烯 烃的技术已有大量的研究,如MTO、MTP,已有大量报道。
甲醇制烯烃的主要反应为:
2CH3OH(g)=C2H(g)4+2H2O(g) ΔH°298.15=-29.9KJ/mol
3CH3OH(g)=C3H6(g)+3H2O(g) ΔH°298.15=-102.9KJ/mol
4CH3OH(g)=C4H8(g)+4H2O(g) ΔH°298.15=-163.2KJ/mol
显然,由甲醇制烯烃是一个强放热反应。
另一方面,混合碳四及以上烯烃、烷烃为乙烯厂、炼油厂FCC装置的副产,通常只 能作为液化气燃料等低附加值产品,将其进一步深加工为丙烯及乙烯产品,在经济上有益 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烯烃催化裂解的代表反应:
2C4H8(g)=2C3H(g)6+C2H4(g) ΔH°298.15=90.7KJ/mol
碳四烯烃裂解为丙烯乙烯为强的吸热反应。
以前用于烯烃裂解的方法主要有,如CN1284109A披露了一种用于碳四以上烯烃裂 解制丙烯、乙烯的工艺,其所用的催化剂为一种硅铝摩尔比大于200的水热改性ZSM-5 分子筛,其实施例3中醚化碳四裂解转化率为54%,丙烯收率仅为29%,仅有运行160小 时的数据。
EPA0109059公开了将碳四以上烯烃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用硅铝摩尔比小于360 的ZSM-5或ZSM-11分子筛为催化剂,反应必须在50小时-1的高空速下进行,才能获得 较高的丙烯收率,并且其实例说明反应仅几个小时,因而不能满足长周期的工业应用。
US6307117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为几乎无质子酸,含银的ZSM-5分子筛, 该工艺要求反应空速(16~39小时-1)、温度较高(~600℃)。高温使得产品的能耗高,高空 速对催化剂的机械强度要求高,否则容易粉化,造成床层压降增加,装置难于长期运转。
US6049017公开的一种小孔磷铝分子筛催化剂,如SAPO-34,其实施例2固定床评价 C4裂解反应,结果丙烯选择性较低,仅25~30%,并且容易产生较多的甲烷。
US5981819披露了一种工艺,在500℃以下,水比1.5左右反应,其催化剂仅说明为 硅铝摩尔比为10~200,比表面300~600米2/克的择型分子筛。
以前的以甲醇制取丙烯、乙烯的方法如
美国专利US6534692B1和US2002/0147376A1、US6,995,111,US6,844,291等,使用 小孔的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34或其改性物为催化剂主要活性成分,可以大大限制大分 子产物的产生,因而具有丙烯、乙烯低碳烯烃选择性高的特点,并且通常其乙烯比丙烯高。 同时由于其分子筛小孔结构易被反应生产的结焦堵塞,催化剂很快失活,造成实用工艺复 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