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位带式真空降封水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2382.0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武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位 带式真 空降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土地基处理和基坑降水工程中的一种降封水方法,特别是把塑料排水板一层或多层水平埋设到地层的一定深度,形成一条条带式的隐性排水渠道,然后通过一定管道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接,强制抽出地层中的地下水,在短时间内达到降低土体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新方法,属于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和基坑降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可资利用土地的减少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人们在沿海、河、江边造陆工程日益增多,刚形成的陆域土体通常含水量、压缩性很高、渗透性很差,属于软弱土,一方面无法直接建造构筑物,另一方面无法直接进行基坑开挖。对此必须进行地基处理,这就需要进行降水。一般来说大多数软地基地下水位都与周边江、海相连通,处理过程中必须采用必要的封水措施,因此,有效的降封水措施对于此类地基来说非常重要,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这种软土地基常用的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降水、管井降水和真空深井降水等,轻型井点降水在地层中插入小口径井点,在地面将其依次相连接,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水,这种井点的不足是对于性质较差的淤泥、淤泥质土效果不好,成本太高,适用于渗透系数>10-4cm/s的情况;管井降水是在地层中插入大口径井点,依靠重力进行排水,数量比较少,适用于渗透系数>10-2cm/s的情况;真空深井降水类似于管井,但排水动力除了重力以外还有真空吸力,排水能力更强,可适用于渗透系数>10-3cm/s的情况。
对于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大量渗透系数在10-6cm/s左右的饱和软土,以上几种方法几乎都无能为力,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在地层中铺设水平向塑料排水板,依据土体的渗透系数及分布情况调整塑料排水板排列方式,达到在短时间内降低地下水位和土体含水量的目的,适用于渗透系数>10-6cm/s的情况。低位带式真空降封水方式可以方便地与强夯、振动碾压等地基处理方法同时作业,而且降水效果好、成本低、工期短,是一种新的降封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含水量较高、渗透性差、不易降排水的软土地层,提供一种低位带式真空降封水方法,达到工期短、成本低、效果好、快速降排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
本发明所提出的地基处理新方法在于把塑料排水板按一定间距、水平一层或多层埋设到地层的一定深度,并通过竖向PVC管将其一端引出地面,再与地表的水平PVC管相连,然后水平PVC管再连接到抽真空设备进行真空抽水,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降低土体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目的。
本发明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通常竖向布置的轻型井点、管井改为水平向、分层布置的塑料排水板,并且施加真空压力进行抽水,其覆盖面积广、工期短。
本发明针对拟处理软土的分布情况布置塑料排水板,在地层中形成竖向一层或多层、平面上一排排或梅花形,最后另一端伸入竖向PVC管,竖向PVC管再与水平PVC管相连,然后水平PVC管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接直接、强制性地排出软土中的地下水。
本发明中铺设在地层中的塑料排水板的一端游离于地层中,另一端连接到竖向PVC管,一台抽真空设备与一根水平PVC管相连接,水平PVC管又连接着若干条竖向PVC管,水平PVC管可以置于地下一定深度,也可以平放于地表。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低位带式真空降封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塑料排水板(2、3)深层水平、分层布置在需要降封水的地层中,一端游离于地层中,另一端引出地面并通过PVC管(4、5)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接进行人为强制抽水,在短时间内达到降低地下水位和切断两侧地下水水力联系达到封水的目的,主要用于地基处理和基坑开挖中的降封水。
上述的塑料排水板(2、3)由塑料板芯(9)的上下面覆盖滤水膜(10)构成。
上述的塑料排水板(2、3)铺设深度在8m之内。
上述的塑料排水板(2、3)铺设分层的层数为1~6层。
上述的塑料排水板(2、3)铺设排距在30m之内。
上述的塑料排水板(2、3)采用盲沟或盲管形式;所述的PVC管(4、5)采用钢管或塑料管等排水通道替代。
本发明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I.根据地层土质土性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塑料排水板埋深、层数、层间距、排距及其他布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