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镁合金零件重熔铸造获得镁合金锭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1748.2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余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B24C3/00;C23G1/22;B22D7/00;B22D21/04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龚灿凡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镁合金 零件 熔铸 获得 工艺 | ||
1.废弃镁合金零件重熔铸造获得镁合金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针对表面涂装过的废弃的镁合金零件,采用机械抛丸打磨去除表面涂装,通过碱液表面清洗,熔炼和浇注获得镁合金铸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抛丸打磨过程为:将废弃镁合金零件和直径为3~5mm的钢丸一同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旋转抛丸处理,抛丸处理时间30~4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表面清洗过程为:采用重量百分浓度为15%~20%的NaOH水溶液,在60℃~70℃浸泡经打磨的废弃镁合金零件,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2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过程为:将坩锅预热至700℃,在坩锅壁和底部撒上镁合金熔剂;将经预热到300℃~400℃的废弃镁合金零件加入到坩锅中,第一次加入量为坩锅体积的1/3,在表面各处撒上熔剂;熔炼温度控制在700℃~720℃,待第一次加入的合金零件完全熔化成液体后,再缓慢的加入新的固体废料,加入量以液体逐渐凝固为准,撒上一层熔剂后,盖上炉门进行熔炼;待一炉废料完全熔化后,调整合金液体温度为700℃~720℃,进行搅拌,搅拌时,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精炼用熔剂,搅拌时间为15~30分钟;搅拌后熔体静置15~30分钟,熔体温度控制在690℃~7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过程为:将熔炼后熔体采用浇包浇入预先预热到200℃的铸型中,在浇注过程中,对浇包内合金液和铸型内合金液同时进行撒硫磺+硼酸的混合粉,硫磺+硼酸的混合粉的混合重量比为2~2.5∶1,浇注完成后就得到回收的镁合金铸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17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