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液压油箱与散热水箱融为一体的油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1410.7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覃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志明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300湖南省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油箱 散热 水箱 融为一体 油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油水箱,一种将液压油箱与散热水箱融为一体的油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本人发明了一种拖车后轮装有液压驱动装置的铰接式拖拉机。由于该拖拉机能在前驱动轮打滑的时候使用液压驱动拖车后轮而形成四轮驱动,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爬坡能力和在泥泞、松软等恶劣道路环境下的通过能力。但是该拖拉机在实用中遇到最大问题是当工作时间稍长或负荷过大时,液压系统的温度很容易升高,严重影响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效果和液压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保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温度,是这种拖拉机正常发挥作用的关键。
如何解决液压系统的温度正常,通常的办法是增大液压油箱的容量。按照设计要求,油箱容积应为液压泵每分钟排量的5-7倍,即至少需100-250升。在一般中小型拖拉机设置这样大的液压油箱,一是不好布局,二是成本太高,显然是不现实的。另一种办法是加装专门的散热系统,这种办法造价高,安装复杂,难以推广。
因此,为了解决好一种拖车后轮装有液压驱动装置的铰接式拖拉机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正常问题,急需找到一种既不提高造价,又能起到很好降温作用,且安装操作方便的液压油箱。
【发明内容】
为了保持一种拖车后轮装有液压驱动装置的铰接式拖拉机在工作时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温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液压油箱与水箱融为一体的油水箱。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液压油箱中间增设一个水箱,将油箱与水箱焊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在液压油箱中间增设了一个水箱,使液压油在工作中通过水箱中的散热油管进行循环散热,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正常工作时间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50%以上。(2)发现液压系统温度过高,用户可停车放掉水箱中的散热水,重新加入冷却水进行人工降温,且操作简便。(3)冬季温度过低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在油水箱的水箱中加入热(开)水,提高液压油的温度,保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4)由于油水箱将液压油箱分为回油箱和吸油箱,中间用数根散热油管相通,有效的阻挡了沉淀杂物和空气、泡沫从回油箱进入吸油箱,保证液压系统良好的工作环境。(5)油水箱中的水箱可作为刹车系统的喷水箱使用,以提高拖拉机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油箱2、水箱3、吸油箱4、回油管5、散热油管6、滤芯7、吸油管8、加水口9、放水开关10、加油口11、通气孔12、放油螺丝
【具体实施方法】参照附图1:回油箱(1)、水箱(2)、吸油箱(3)焊合为一个整体,回油箱(1)与吸油箱(3)通过设在水箱(2)中的数根散热油管(5)相连通。在回油箱(1)的底部通过回油管(4)与液压系统相联。水箱(2)的顶部有加水口(8),底部有放水开关(9)。吸油箱(3)的顶部有加油口(10)和通气孔(11),便于加油和与大气相通;底部安装有滤芯(6)以保持吸油管(7)吸入干净的油液,吸油箱(3)通过吸油管(7)与液压系统的齿轮泵进油管相通。吸油箱(3)的底部设有放油螺丝(12),便于清洗油箱和更换液压油。
油水箱的工作过程是:a、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液压油通过回油管(4)进入回油箱(1),再通过散热油管(5)流入吸油箱(3),经过滤芯(6)进入吸油管(7)而进入液压系统工作。如此反复循环,水箱(2)中的水通过散热油管(5)吸收部分油液热量,从而有效缄缓了液压系统中油温的升高。b、人工降温。当液压系统温度升高超过正常值时,即停车拧开放水开关(9)放出水箱(2)中的热水,再将冷却水从加水口(8)注入水箱(2),至温度正常后,拧紧放水开关(9)即可。c、将水箱作喷水箱使用。将刹车喷水系统的水管与放水开关(9)相连,需使用喷水时,打开放水开关(9),水箱(2)中的水通过放水开关(9)进入喷水系统进行冷却,不使用喷水时,则关闭放水开关(9),并及时通过加水口(8)将水箱(2)中的水加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志明,未经覃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1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