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0315.5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808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烹饪各式食物的设备中的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类厨具、洁具、消毒器具等设备中设置有一个蒸汽发生装置,目前,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一般采用平底、不带盖的发热盘来加热水,从而产生蒸汽,此种结构的蒸汽发生装置能耗高,热效率低,水和蒸汽混合在一起,蒸汽难收集,蒸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它产生的蒸汽易收集,蒸汽利用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它能快速产生蒸汽,且其热能转换效率高,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它包括高温蒸汽发生器、上盖,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上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主体上的进水口和蒸汽出口,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内埋有发热管,上盖盖合在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的上方。
所述蒸汽出口设置有两排小槽,两排小槽错开排列。
所述小槽为直槽。
所述加热腔的边缘为弧形。
所述加热腔的底面开设有一个盛水腔。
所述盛水腔连通进水口。
所述加热腔上成型有凸出在加热腔的底面上的凸起件。
所述凸起件为垂直在加热腔的底面上的异形件。
所述凸起件为圆柱形。
所述发热管为“U”形,发热管环绕在加热腔的外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高温蒸汽发生器、上盖,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上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主体上的进水口和蒸汽出口,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内埋有发热管,上盖盖合在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的上方,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使蒸汽和热量不外泄,降低能耗。
2、高温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是从蒸汽出口流出,蒸汽易收集,蒸汽利用率高。
3、高温蒸汽发生器的主体内埋有发热管,发热管环绕在加热腔的外围,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高温蒸汽发生器能快速产生蒸汽,同时,加热腔内设置诸多凸起件,凸起件增大加热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加热腔与水具有更好的接触,热能转换效率高,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高温蒸汽发生装置见附图1,它包括高温蒸汽发生器1、上盖2,高温蒸汽发生器1的主体上开设有加热腔3,所述加热腔3的边缘为弧形,加热腔3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主体上的进水口4和蒸汽出口5。
所述上盖2盖合在高温蒸汽发生器1的主体的上方。上盖2将整个高温蒸汽发生器1封闭起来,使高温蒸汽发生器1产生的蒸汽和热量不外泄,加热腔3所产生的蒸汽膨胀后直接从蒸汽出口5处排出,不但节约能源,有效降低能耗,而且使蒸汽的收集更加简单。另外,边缘为弧形结构的加热腔3更有利于蒸汽的流动,经加热腔3加热后产生的蒸汽能迅速从蒸汽出口5散发出去。
高温蒸汽发生器1的主体内埋有发热管6,所述发热管6为“U”形,发热管6环绕在加热腔3的外围。发热管6能迅速将热量传递给加热腔3,使加热腔3的温度迅速升高,由于加热腔3内所能盛装的水量不多,因此,在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开始工作后,高温蒸汽发生器1立刻产生蒸汽,蒸汽是即时产生的,且蒸汽是持续产生的,工作效率高,且节能环保。
所述加热腔3的底面开设有一个盛水腔7,盛水腔7是开设在加热腔3的底面的一个沉孔,盛水腔7连通进水口4。在加热腔3内的水被烧干后,盛水腔7内仍有少量的水,在系统通过相应的温度检测器检测到加热腔3内无水时,在高温蒸汽发生器1通过进水口4往加热腔3加水之前,盛水腔7内的水能够防止加热腔3的温度过高,防止出现干烧的现象。
所述加热腔3上成型有凸出在加热腔3的底面上的凸起件8。所述凸起件8中有两个圆柱形,还有凸起件8是垂直在加热腔3的底面上的异形件。所述凸起件8能增大加热腔3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水能更好地接触加热腔3,能够更快地产生蒸汽,且产生的蒸汽量更大,同时,也提高了加热腔3的热能转换效率,进一步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Ag扩散感光性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遥控式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