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底釉层的陶瓷不粘容器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295.1 | 申请日: | 200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永宣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底 陶瓷 容器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底釉层的陶瓷不粘容器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容器以其经济、卫生、款式多样、色彩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它的耐火、耐水、隔热性能均优于其它包装容器,而且具有优良的刚性,不存在变形、收缩或者时效老化的危险。陶瓷容器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防粘效果,但还是远远达不到金属不粘容器的防粘效果。近年来,为满足生活中对陶瓷容器在不粘方面的需求,人们开始对陶瓷容器类的不粘产品进行研制并投入生产。一般的做法是在陶瓷容器产品或坯体的内表面经打磨后涂上不粘涂料,以形成不粘层,然后再进行烧结制得,由于这种工艺所生产的产品的不粘层是与陶瓷容器直接结合,而陶瓷本身易吸水,所吸附的水份受热后蒸发为水汽,容易使不粘层产生汽泡,导致不粘层与陶瓷本体结合力变差、易脱落,这种工艺制成的产品洗后若是直接放在微波炉中使用则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粘层结合力好、不生汽泡的具有底釉层的陶瓷不粘容器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具有底釉层的陶瓷不粘容器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陶瓷容器产品需喷涂不粘涂料的部位进行喷砂处理;
(2)、将喷砂后的产品进行除尘、烘干;
(3)、对烘干后的产品需喷涂不粘涂料的部位施上底釉,然后在100~150℃的温度下进行烧成,烧成周期为2~5小时;
(4)、将上述烧成后的产品冷却至常温后再喷涂不粘涂料,然后在300~5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烧结周期为3~4小时,冷却至80℃以下,制得成品。
所述喷砂的喷料是金刚砂。
所述底釉是改性耐高温有机硅树脂涂料。
所述不粘涂料,是“特富龙”(Teflon)或以聚四氟乙烯为主要成分的不粘涂料。
所述陶瓷容器产品是陶瓷锅、陶瓷盘、陶瓷碟等。
所述陶瓷容器产品是用耐热陶瓷材料制成的。
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砂)高速喷射到被需处理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喷料对物体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可以使物体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经发明人实验发现,由于金刚砂具有很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而且在高温下不会变形,用金刚砂按本发明的工艺进行喷砂所制得的陶瓷不粘容器的不粘层与底釉层的结合力最好。
本发明通过在陶瓷容器产品需喷涂不粘涂料的部位先施上底釉,烧成后再施不粘涂料进行烧结的工艺,在陶瓷不粘容器的不粘层和本体之间形成了致密的底釉层,底釉层不但可以加强不粘层的附着力,而且可以起到隔开水汽的作用,使不粘层不会产生汽泡。本发明生产的具有底釉层的陶瓷不粘容器的不粘层牢固耐用,不生汽泡,洗后可以即时在微波炉、明火中使用,并且可以用洗碗机进行清洗,使用不受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将陶瓷锅的内表面用金刚砂进行喷砂处理;然后进行除尘、烘干;对烘干后的陶瓷锅的内表面施上改性耐高温有机硅树脂涂料,然后在100℃的温度下进行烧成,烧成周期为4小时;将上述烧成后的陶瓷锅冷却至常温后再喷涂“特富龙”,然后在5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烧结周期为3小时,冷却至60℃,制得具有底釉层的陶瓷不粘锅。
实施例2
将耐热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盘的内表面用石英砂进行喷砂处理;然后进行除尘、烘干;对烘干后的陶瓷盘的内表面施上改性耐高温有机硅树脂涂料,然后在145℃的温度下进行烧成,烧成周期为2小时;将上述烧成后的陶瓷盘冷却至常温后再喷涂“特富龙”,然后在35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烧结周期为4小时,冷却至80℃,制得具有底釉层的耐热陶瓷不粘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宣,未经吴永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监护方法和系统及其监控设备
- 下一篇:带指点杆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