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油、除锈、防锈、上光清洗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9806.8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遥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5/06 | 分类号: | C23G5/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853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锈 防锈 上光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洗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油、除锈、防锈、上光清洗剂。
背景技术:
金属清洗是金属制件在加工、装配、贮存和维修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最大的应用领域为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金属清洗剂的清洗过程是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产生定向吸附、润湿、乳化、分散、增溶等综合作用,再借助清洗时的加热、刷洗、喷淋、振动或超声波的方式使得油污尽快脱离工件表面,分散到清洗液中,达到消除污垢的目的。
传统的清洗剂最原始是以汽油、煤油等混合烃类为主;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以强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Na2SiO3、Na3PO4)为主要成分的水基清洗剂;70~80年代开发了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水基清洗剂,出现了如6501、6503等清洗效果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单体;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金属清洗剂的清洗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石油类溶剂作为金属清洗剂将逐步淘汰,高效、环保的卤代烃溶剂今后将成为溶剂型金属清洗剂的首选。过去广泛使用的金属清洗剂 为各种溶剂、碱性或酸性的水基清洗剂,目前国内外颁布了许多的法规,限制了大部分的溶剂的使用,使得溶剂型清洗剂和水基含磷清洗剂将逐步淘汰,结合溶剂型和水基清洗剂的各自利弊,即水基金属清洗剂难以在室温情况下有效的清除金属表面的重垢,而溶剂型清洗剂具有去除油污迅速,低温洗涤效果好的特点,新型无毒无磷、高效、防锈等具有多功能的环保型水基清洗剂将成为清洗行业大力研究的方向。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出,新型、高效、专业、环保的清洗产品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金属清洗剂,仍存在价位高、功能单一,而且清洗后金属表面防锈性能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公开一种不但成本低廉、金属表面防锈性能好,而且可在金属物品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多功能清洗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的:一种除油、除锈、防锈、上光清洗剂;该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
改性丙烯酸树脂 15~30%
有机硅烷偶联剂 2~15%
乳化剂 5~10%
防锈剂 2~8%
醇醚溶剂 10~20%
去离子水 余量。
其中,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由20~60%含有双键的氨基单体,5~50%不饱和有机酸或其盐,10~30%不饱和酯类合成,其合成工艺为:先在反应釜底加入50%的乙二醇丁醚,升温至110℃,再用30%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单体,和1.0%引发剂对氧化苯甲酰,和19%乙二醇丁醚混合均匀后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滴加时间为3小时,保温2小时即可。
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由含有双键的氨基单体,20~60%,不饱和有机酸或其盐,5~50%,不饱和酯类,10~30%合成。
所述的含有双键的氨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乙基甲基丙烯酸氨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不饱和有机酸或其盐,为甲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苯乙烯磺酸,乙烯基磺酸及其钾盐,钠盐,铵盐,锌盐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不饱和酯类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酸羟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硅烷偶联剂为具有氨基或环氧基团作为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
所述的乳化剂为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脂肪酸酯,烷烯基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锈剂为硼酸单乙醇胺,硼酸二乙醇胺,硼酸三乙醇胺,钼酸单乙醇胺,钼酸二乙醇胺,钼酸三乙醇胺,苯甲酸胺,邻硝基酚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醇醚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编织方法及混合织物
- 下一篇:一种对带材表面进行单面处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