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材幕墙的干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325.7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军桦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F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318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材 幕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石材幕墙的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幕墙干挂件,一般通过在石板与墙体间设置立柱、横梁及干挂件将其连接固定,目前市场上干挂件的种类较多,而每一种干挂件都有相应的安装方法,而干挂方法直接关系到幕墙的结构、安装、成本等。传统的幕墙干挂方法包括蝴蝶型、T型、背栓式等,虽然在现有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蝴蝶型、T型结构无法使板块四个角分别实现三维调节,同时如更换板块时,拆除干扰需要拆掉的所有石材板块,才能更换所需要更换的板块,并且必须要按顺序安装;背栓式结构的幕墙需要采用两根横梁实现一片板块的安装,成本及安装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安装方便又安全,而且能以一根横梁即可实现一片板块四个角的三维调节的石材板块幕墙的干挂结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石材幕墙的干挂结构,包括横梁、石材板块以及固定在横梁与石材板块之间的干挂件,该干挂件由固定在横梁上的挂座和固定在石材板块上的挂件连接组成,挂座的侧部向外延伸形成钩口向上的挂钩,石材板块上的挂件的端部与其勾挂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与挂座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板块高低偏差的螺钉,挂座上开有调节前后偏差的长形孔,其内设置有固定件将挂座与横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挂座包括上挂座及下挂座,两挂座分别固定在同一横梁上,下挂座位于上挂座的外侧,两挂座的侧部均设置有挂钩,挂钩呈上、下分布,挂件的端部设置有与该挂钩相配的勾挂部,调节板块高低偏差的螺钉位于挂座挂钩与挂件勾挂部之间。
所述长形孔内的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销钉。
所述与挂座侧部的挂钩相配的两挂件勾挂部上连接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分别为支撑杆和扣钩,勾挂部为钩口方向向下的挂钩;所述支撑杆以及扣钩分别斜向插入石材板块内,挂钩与挂座的侧部钩口方向向上的挂钩勾挂连接;所述两挂件的支撑部相互平行,分别连接于上挂件的勾挂部的上侧和下挂件的勾挂部的下侧。
所述与挂座侧部的挂钩相配的两挂件勾挂部上连接有支撑部,该支撑部为一其上开有螺栓孔的平板,螺栓通过该孔将挂件与石材板块固定连接。
所述挂件包括两组分别由挂钩和凹槽组成的连接配件,两连接配件上下对应设置,位于上方的连接配件的凹槽开口向上,并与石材板块体的下端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配件的凹槽开口向下,该凹槽连接于另一石材板块体的上端。
所述挂座与挂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柔性材料。
所述挂座与横粱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挂座高度的弹性垫片。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挂钩的方式连接,使用中将挂座与挂件分别安装在横梁和石材板块上,勾挂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又安全。
2、实现了三维调节,使每块石材板块四个角上下、左右、前后分别单独调节,达到准确方便安装。
3、可以单独更换石材板块,避免了蝴蝶扣或者背栓式结构更换板块时,拆除干扰需要拆掉所有石材板块,才能换掉所需要更换的板块。
4、该结构每块板材只需要一根横梁实现板块三维调节及安装,避免背栓式等结构需要采用两根横梁实现安装,这样明显地节省了成本及安装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上挂座与挂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下挂座与挂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挂座与下挂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结合背栓固定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上挂座与挂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下挂座与挂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上挂座与挂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下挂座与挂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 2、石材板块 3、干挂件 31、挂座 311、上挂座 312、下挂座 32、挂件 4、柔性材料 5、长形螺栓孔 6、挂钩 7、勾挂部 71、支撑杆 72、扣钩 8、螺钉 9、平板 10、挂钩 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军桦,未经杜军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流形距离的人工免疫无监督图像分类方法
- 下一篇:弹簧笔